第447章 打车大战戛然而止,青橙终成最后赢-《天天撒币》


    第(2/3)页

    同样可以轻松实现手机支付。

    首先是乘客端,之前因为补贴力度奇大,几乎就是白嫖,导致很多人上下班都是打网约车,坐的那叫一个心安理得。

    乘客抬头一看,果然出租车还在打表呢。

    “这是什么情况?”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那些本身就是玩票性质,只想着赚点外快的网约车司机,热情锐减,很快就退出了网约车司机序列。

    这让阿狸意识到,阿狸在这一次的合并中吃了暗亏。

    “说到底,还是平台监管失职。”

    “那,青橙打车图什么呢?”乘客这就不懂了。

    “真的是有被感动了到,这才是良心企业!!!”

    “怎么会这样?”

    大爷得了台阶,也就顺势应下。

    结果却是出乎意料,青橙打车显示的司机不仅不少,还很多,而且七成以上都是出租车司机。

    这当然需要很大的魄力,却也收到了巨大的回报,将滴答、快滴一统打车江湖的小心思,一举踩进了泥土里。

    原先这些人用滴答用的有多欢实,现在抛弃的就有多彻底。

    “你以为你站在第二层,其实资本已经站在了第五层。”

    直到15年,两家公司才走向了合并的道路。

    不到二十四小时,青橙app新增下载量近一千万,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尤其是阿狸。

    “现在就看,滴答、快滴会做何反应了。”

    结果就是——

    二爷却是无奈摇头,虽然看破了青橙打车的套路,滴答却是无法复制,且不说滴答的其他投资人不答应。

    “网约车司机唯一的门槛,就是要有一辆车。”

    热心的出租车司机大哥,给乘客解了惑,笑着说道:“你还不知道吧?青橙打车早就跟我们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旗下的所有出租车司机,全都要安装青橙打车。但是收费,仍旧是按照出租车规则收费。”

    再没有随叫随到。

    伴随着补贴结束,热闹的网约车市场,似乎即将迎来一段难得的平静期,但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往往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太吓人了,平台根本就不审查的吗?”

    “青橙打车上演王者归来!!!”

    显然,哪怕是在司机大哥的圈子里,萌芽的口碑也是杠杠的。

    在外卖、共享单车等细分市场,阿诺集团甚至还占有一点优势。

    偶尔打车还行,天天打车,这谁扛得住?

    该向现实低头,那还得低头。

    “这其实并不意外。”

    至于说,怎么履行好对网约车司机的平台监管职责,怎么划分网约车司机跟平台的职责,事故发生之后,平台该负主要责任还是连带责任?

    不好意思,这些统统都没有。

    原时空滴答、快滴合并之后,主导权归了腾达支持的滴答,相比之下,阿狸支持的快滴很快就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

    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就带来新的惊喜。

    消费者这才意识到,缺乏监管的网约车司机,到底有多么的肆无忌惮。

    继而导致阿狸在滴答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腾达。

    只有能够挣扎融入阿狸体系的企业,才是好的投资标的。

    订单锐减的结果,很快就同步外溢到司机端,本身每单的补贴就打了个对折,现在又要面临订单下降,导致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也是出现断崖式下跌。

    “什么也不说了,以后点外卖只用青橙外卖,打车只用青橙打车,出门旅游订酒店、订机票,也全都使用青橙。”

    好像一夜之间,人们的出行方式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不用再挤公交、挤地铁,人人都能享受小车接送上下班。

    之前扩张的太快,内部管理已经快要跟不上了。

    这才叫四两拨千斤呢。

    尤其是在上班高峰期。

    没跑了!!!

    滴答、快滴两家公司的公关部门,反应倒也不慢,事情发生之后,很快就发布公告,称将加强对旗下网约车司机注册资料的审查。

    注意。

    “老板,那,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吗?”陆建请示。

    细心的消费者还注意到,青橙打车除了跟出租车公司合作,其他的网约车司机,竟然都是青橙打车旗下的正式员工,全都持证上岗。

    “好吧,这确实是很讽刺!!!”

    醒悟过来的乘客,突然感觉心痛到无法呼吸,忍不住哀嚎:“这尼玛,才刚薅了几天资本的羊毛,这么快就要还回去了?”

    相比之下。

    “可不是嘛,华夏这么多的出租车公司,谈判工作之复杂,可想而知。”

    “泪目!!!”

    有意将网约车平台,打造成一个半公益性质的公共平台。

    张硕看到相关新闻时,只是好笑摇头,眼中满是不屑跟鄙夷。

    “审查?我一朋友就是开网约车的,说提交资料就能过。”

    安全感瞬间拉满啊,有没有?

    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选择。

    什么叫国民度?

    这就叫国民度!!!

    不仅不负责,趁着这次舆情危机,滴答、快滴两家网约车公司,还非常有默契地,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补贴力度。

    毫无疑问,滴答、快滴的突然偃旗息鼓,背后是腾达、阿狸两大巨头在暗中推动,据说是二爷主动跟大爷打了电话,要求和谈。

    结果就是,当天晚上,有关青橙打车的新闻,就再次冲上了围脖热搜。

    最主要的是,正如张硕之前分析的那样,腾达、阿狸围绕打车进行的补贴大战,本质上,是在争夺线下的支付入口。

    腾达大厦的顶层办公室里,二爷心情格外的沉重,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天时间,网约车市场就迎来了几乎是倾覆式的变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