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建夏在剑阁军中,闻知独孤虎已经袭取南郑,便命文雄指挥各部人马全面攻击燕军。文雄令封传车等又猛攻阳平关,袁布军奋力抵挡,渐渐不支。欲要弃关撤退,但被围甚急,恐一旦弃关,即遭汉军前来掩杀。袁布在关上心急如焚,不知如何举措。 黄伦得知南郑被汉军袭取,方龙正率大军前来救援阳平关。见袁布如此,遂对袁布说道:“将军休得慌乱。今贼军势大,南郑已失,阳平关亦不能守,将军且欲作撤退罢。” 袁布道:“如若能撤,吾早已经从陈仓道撤矣。今贼军攻打甚急,吾若弃关而走,必然遭贼军追击,将大败也。今只有等方将军率军前来接应,方可撤之。” 黄伦道:“方将军正在赶来。现贼军众,我军被动,不可与战,当撤至定军山据险而守,再做进退。吾有一计,可令将军全身而退。” 袁布大喜道:“军师有何妙计,快快说来。阳平关已近岌岌可危,如被贼军攻破,则我败局已定,三军休矣。” 黄伦道:“将军可尽将关上箭矢等军械取出,留三千骑兵弓弩手,在关上多树旗帜,轮流以箭拒敌,不能停歇。然后再令步卒依次从陈仓道撤退。方将军赶来之时,将军已经大部撤退,然后将紧要处栈道烧毁,贼军纵然追来,也不能追及也。” 袁布道:“如贼军发现我军撤退,趁势攻关,该当如何?且吾军过后,烧毁栈道,三千军如何能回?” 黄伦笑道:“我军以三千弓弩手轮流射箭,关上旗帜又甚多,必能迷惑贼军片刻。待其醒悟时,将军人马已经撤退矣。关上三千弓弩手,也能支撑片刻,等待箭矢射尽,便一齐下关上马,与张厚将军会合,突围冲出,必能与方将军大军会合,如此则无危矣。不过此三千人马,还需将军亲自领之。” 袁布听闻黄伦此策,大喜,欲要从之,又闻黄伦说要让自己领三千军,大惊道:“吾为主将,岂能亲身犯险?可令副将领之。” 黄伦道:“将军若不亲自领军掩护,三军士气必然受阻。此三千军,若见将军在,必然效死力,如见将军已逃,恐士气涣散,难以抵敌,此计难成。还请将军不避水火,挽救三军于此刻!”言罢跪请袁布留守。 袁布寻思黄伦之言甚在理,在三军之前,甚为大将,亦不能临阵退缩。咬牙之下道:“大丈夫从军,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何畏惧断后乎?”便采纳黄伦之策,一一布置,在军中传令,将万余步卒,分成十余队,依次每队撤退。令三千军以箭射关下敌军,自己来关前督阵。 封传车命军用力攻打,攻打多时,忽然见关上旌旗林立,弓弩手增多,箭如飞蝗,持续不断。封传车以为其有援兵到 ,见箭矢甚多,便传令攻城军退后避之,攻势稍缓。如此过了片刻,关上箭矢仍然不停,封传车看关上,只见旗帜甚多,人马却渐渐减少。封传车心中疑惑,又下令进攻,关上忽然又万箭齐发,如此数番,封传车忽然醒悟,对部将道:“燕军必然是金蝉脱壳之计,故意虚立旗帜,用此般箭阵迷惑我军,其必然已经撤军矣。”命令大军夺关。 此时袁布三千弓弩手已经将箭矢射尽,见汉军大举攻来,便下令一齐撤退,三千军至关后迅速上马,提兵冲击,向关左张厚军靠拢。 而袁布所部步卒一万余人,约两刻功夫,已经全部撤离阳平关,入陈仓道。后军随即毁坏关前栈道,奔定军山而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