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厚所部正在关左边阻击封传车大军,见袁布领军从阳平关上下来,便接应掩护,两军遂会合。袁布道:“今吾军已经撤阳平关,贼军势大,不可与战。望将军掩护吾军撤离此处,与方将军大军会合。” 张厚见汉军蜂拥而来,已经进至关上。遂传命撤退,封传车令徐然、洪超率军追击,燕军且占且退,望东而走,走至十余里,方龙大军忽然至。徐然、洪超见之,便收兵不赶,又退回阳平关。 封传车夺了阳平关,见燕军已经毁掉关前栈道,从陈仓道撤离,封传车忙命军修复了栈道,亲自引五千骑兵追击,追至数里,又见紧要处栈道被毁,道路拥塞不通,大军不能前进。封传车寻思燕军若毁掉栈道,势必难以追及,便又引军返回阳平关,整顿军马,前来追击方龙军。 方龙率军来接应阳平关,将至阳平关,闻报说黄伦设计已经让袁布军大军撤退,尚有三千骑在关上掩护,方龙遂令军前来救援,方走数里,见袁布与张厚军到,后面有汉军追击。方龙遂与袁布等遂合军,见汉军又返回。杜融道:“既然袁布已经退军,将军可急往定军山而去。恐贼军大至,我军将更加被动。” 方龙即传令全军退往定军山,于险要处扎营拒守,扼守各处险要隘口,燕军纷纷随方龙退至定军山,复又齐聚。 方龙道:“阳平关、南郑虽失,吾军并未折损。尚可以据住定军山,与贼军决战,再趁势复夺回汉中也。” 建夏接到前方捷报,闻说燕军撤退定军山,南郑、阳平关等已经光复。建夏甚喜,道:“今番赖卿等努力,孤终于可再入南郑。”文雄即请建夏移至南郑。建夏便令徐道拔营,将汉中王幕府移至南郑。 拔营途中,建夏接得军报,李超战死,所部折损四千余人。建夏闻知甚为伤感,流涕道:“惜哉李超,吾悍勇之将,未曾见到南郑光复,即沙场殒身也。”问李超为何兵败。 军士报告说李超欲要建功,分李远之军 ,前来袭击方龙,中燕军埋伏,所以军败。 文雄惊道:“燕军必然有智谋之士,设以伏兵,才可以败李超。此吾之未能防范周全也。” 即劝慰建夏道:“李超持勇贪功,违反调度,致兵败身死,李远亦擅自分兵有罪。此二人者,吾未能善用之,还请殿下至南郑之后,追究问责,愚弟亦不能越过军法。” 建夏道:“虽然折损军士,挫孤军威,然李超已经战死,为孤大事而殉身,岂能追责?李远虽然擅自分兵有罪,且看其忠勇勤勉,一时之失,今且赦免罢。军师乃孤之倚靠,岂能轻易治罪?现在大战用人之际,只可激励,不可追责。以免军心有失。” 文雄闻言才罢,便号令三军,勿得擅自行事,然后一起到南郑而来。 却说秦统率二千精卒,已经绕道米仓山,星夜在山间驰走,从间道而入定军山,秦统分兵为二,一路去袭击鸡头关,一路袭击定军山、陈仓道口险要,秦统领千人翻越定军山,进陈仓道隘口,然其隘口有千余军把守,不能袭取。秦统道:“今敌军有防备,不能得手,可从间道而退也。”于是领千余精卒又翻山越岭,准备绕过燕军布防,退至汉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