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医药巨头诞生,青柠集团显锋芒!-《天天撒币》


    第(1/3)页

    竣工仪式结束。

    皖南行省总督还在张硕陪同下,兴致盎然地参观了薇晶半导体办公区,以及进入试运营阶段的40纳米晶圆代工厂,以示对稻穗集团的支持。

    至此,官方活动才算是暂告一段落。

    完成既定动作之后,张硕这才得闲,被梁崧恭敬请到办公室,会同稻穗集团总裁林正东,讨论薇晶半导体接下来的发展大计。

    “干的不错!”

    刚在沙发坐下,张硕就对着梁崧竖起大拇指。

    这无异于是最高赞誉。

    “这还要多亏集团总部以及董事长的全力支持。”

    预期,甚至是超预期地完成对28纳米先进制程技术的突破,对于梁崧而言,也确实可以算是他加入稻穗集团的一个里程碑。

    总算是不负众望,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发任务。

    “不仅仅只是梁崧大佬,准确过,是梁崧大佬跟萌芽的这一对超级组合,发挥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才能创造奇迹。”

    在这一点上,陈忠倒是很认可蒋毅的想法,只是,想要一下就放弃中低端市场,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又谈何容易?

    梁崧能有这种干劲,张硕高兴都还来不及呢,这也是薇晶半导体对泰机电、叁星晶圆实现弯道超车,所必须要走的一步。

    掌权至今,摆在李榕面前最大的难题,还是怎么恢复叁星集团电子信息业务的快速增长,不至于说被新的挑战者挤下去。

    而在此期间,薇晶半导体突破28纳米先进制程的消息,已经在网上传播开来,不出意外,再次引发了轰动。

    相比之下,薇晶半导体的同行们,可就有点紧张了。

    “伴随着薇晶半导体的崛起,我个人认为,集团也是到了做出取舍的时候了。可以选择战略性放弃中低端业务,转而专注于高端市场。”

    张硕很是豪爽,也很大气,尤其考虑到,光是薇晶半导体筹建14纳米晶圆代工厂,很可能就是两百亿+的投资。

    可见如今的萌芽集团,到底有多么的强横。

    要知道,叁星手机能够获得如今的市场地位,跟叁星集团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深厚底蕴以及半导体的自给自足,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

    “说的也是,别忘了,萌王可是号称奇迹之手来着。”

    充分体现了林正东的职场智慧。

    蒋毅却是有他的想法,“毕竟,薇晶半导体不是中鑫之流。”

    薇晶半导体背靠稻穗集团,稻穗集团背靠萌芽集团,想也知道,一旦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下一阶段,肯定就是会加大投资,抢占市场。

    “够了,够了…”

    甚至是对于稻穗集团的日常运营事务,也丝毫没有架空梁崧这位执行副总裁的意思,该商量的,基本都是商量着来。

    可见其野心!

    “你说的对,让我好好想想。”

    在他的预期中,实际能有七八成的信任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哪成想,不仅是张硕本人,甚至还有稻穗集团总裁林正东,都给予了他绝对的信任。

    比如说融资。

    更加糟糕的是,伴随着小咪、华威等华夏手机品牌,也陆续开启了拓展海外市场之旅,叁星东南亚、南亚、欧罗巴等中低端市场又受到新的挑战。

    其中又以手机业务跟半导体业务为最。

    全球最先进的已经投产的晶圆代工厂,就是泰机电的20纳米晶圆代工厂。

    “稻穗集团这回是真的捡到宝了,期待说,薇晶半导体能够继续勇猛精进,继续拉近跟泰机电的差距。”

    同时按照惯例,安排了跟江夏市府副官的见面会。

    坐在陈忠对面的,正是泰机电顾问蒋毅,“薇晶半导体才刚突破28纳米制程,距离我们,足足还有两代的代差,并不会影响到集团的高端业务。”

    获悉薇晶半导体突破28纳米制程,而且还是在梁崧率领之下,无疑会让李榕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还是跟之前一样,想要突破14纳米先进制程技术,除了是要在研发端发力,在生产端也要同步筹备,需要新建一座14纳米晶圆代工厂。”

    “泰机电20纳米已经投产,16纳米也正在研发当中,差了两代呢。”

    截止目前。

    “那可不,如果梁崧加入的不是稻穗集团,而是中鑫,看不能不能这么快取得突破?粗略估算,萌芽光是在薇晶半导体就砸下大几百亿。”

    董事会那一关就很难过。

    林正东都有些不好意思,大老板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手机业务面临萎缩的同时,半导体业务竟然也在遭遇罕见危机。

    “也算是明智选择吧!”

    对于薇晶半导体的事务,林正东从来都没插手过。

    “中鑫早就摆烂,已经彻底放弃高端市场,准备专注于中低端市场了。”

    这才是从实力地位出发!!!

    而稻穗集团背靠萌芽这颗大树,显然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