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打车大战将起,薇众集团诞生!-《天天撒币》


    第(1/3)页

    总裁联席会议结束之后,张硕又将吕凯单独叫到办公室,笑着问:“萌芽金融控股,这次计划增加多少注册资金?”

    “三十亿吧,将注册资金增加至六十亿,放贷规模就可以翻一番,应该够用了。”

    刚才在会上,吕凯虽然胃口大开,但到了具体的决策层面,还是很稳的,并没有真的狮子大开口。以萌芽集团如今的资金实力,三十亿也确实不算多。

    “需不需要一步到位,将注册资金干到一百亿?”张硕就笑。

    “这样当然最好了。”

    吕凯这下可就不谦虚了,“增加注册资金,还可以匀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申请或者以收购的方式,获得基金、证券、保险、商业理赔等金融牌照,进一步完善萌芽金融控股的商业版图。”

    “那就这么说定了,直接向萌芽金融控股注资七十亿。”

    张硕也是财大气粗,“但有一点,我建议,对萌芽金融控股进行一次更名,去掉萌芽二字,以便于更独立的运作。”

    在萌芽金融控股之前,除了已经取缔的萌芽置业,萌芽集团旗下,还没有哪家独立运营的子公司挂着“萌芽”名号。

    这也便于下属子公司独立运营,分拆上市。

    【联营公司】:林德新能源(35%),蒿得地图(20%),惊冬(25%),华夏微电子(10%)

    都可以称得上是天选之子。

    这些个打车公司之间,为了互相竞争,抢夺用户,手段玩的有多脏呢?

    除了流氓气质,滴答从诞生初始,就缺少对技术的敬畏与尊重。

    “可以啊。”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这种借献佛的招数,滴答还不只用了一次。

    过去的十二月,萌芽集团还拿出两百五十亿参与华夏微电子b轮融资,同时向更名之后的薇众集团注资七十亿。

    张硕果然来了兴趣。

    ………

    对于张硕,唐毅也是由衷的欣赏,两人虽然名义上是“叔侄”,但隐隐竟生出一丝知己之感。

    元旦假期刚结束,张硕就又回到公司,正在审批14年第一季度的拨款申请,因为是按季度拨款,拨款额度再次飙升,主要包括——

    除了固定拨款。

    唐毅也是释然,“不是谁,都有萌芽这般雄厚的资金实力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软金对阿狸的投资,以及米娜德对腾达的投资。

    好在这位中专老师还算收钱干事,带着几个学生边学边做,虽然bug特别多,好歹也能用,叫10次车,能响个6、7次。

    就是阿狸投资了快滴,腾达投资了滴答,不知不觉又走向了对立。

    而且也不会影响到“萌芽”的品牌价值,更有利于萌芽集团,今后逐渐向资产管理型的控股集团转型。

    道理也很简单,整合之后的阿狸集团是三巨头共同控制的,而滴答、快滴两家打车公司,却是他们分别控制的。

    注意,仅仅只是前三,而不是无可撼动的冠军。

    再次跌破百亿大关。

    张硕笑着说:“他们当然能琢磨透,但并没有赌一把的勇气。”

    甚至可能“忍痛”拒绝。

    言语之间,豪气横生。

    14年的销量预计将突破3.9亿部。

    相比原时空。

    “类似的操作,同样适用于半导体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自然要回馈给社会。

    清算退出虽然是投资机构最不乐意接受的,但是在投资圈,却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退出方式,所以才说投资就是押宝。

    这一世的打车领域,额外多出了青橙集团这样的巨无霸下场,在打车领域已经布局了大半年,凭借天然的平台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话虽这么说。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原时空的13-18年,短短五六年时间,阿狸、腾达两大巨头,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甚或股价,都迎来一波高速增长。

    【合营公司】:无疆科技(48%),瓦力智造(48%)

    可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在过去一年里,竟然在互联网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凭借流氓式的营销跟地推,在打车市场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华夏微电子又何尝不这么想?

    “相比前者,我当然更相信后者。”

    滴答就派工程师打着“维修”的名义去给司机的平板刷机,装上滴答打车软件,从中横插一杠。

    就是因为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吕凯心更大,不仅要去掉萌芽二字,直接就改头换面,连金融二字都给去掉,继而强调薇众集团的集团属性。

    元旦这天,张硕又赶来陪唐老下棋,二叔也在。

    背后有腾达撑腰的滴答,能够忍住不反击,那才叫怪事呢。

    最荒诞的是,故事的剧本写到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大概也就是13年五六月份左右,阿狸、腾达两大巨头也开始关注起打车领域。

    天生的绝顶人物!

    ………

    哪怕家大业大如萌芽投资,也不可能说,只是无穷无尽地投资,而没有一个退出机制,那对资金的挤占,将是非常恐怖的。

    搁在正常情况下,这事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除了上市、并购,投资机构还想退出,那就只能是寄希望于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回购,或者将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

    至于司机是甚么身份,滴答才不会管。

    因此,ipo退出是投资人最喜欢的退出方式。

    同样能够获得不菲的收益。

    “这倒也是!”

    而在时间进入14年之后,还有一件互联网大事即将发生,那就是继团购大战、外卖大战、共享单车大战之后,烧钱最恨、最凶的打车大战。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最优的,也是收益最大的退出方式,当然就是促成被投资公司ipo上市,等到公司上市之后,通过抛售手里持有的股票获得高额收益。

    “敢下这么大的血本,要么就是华夏微电子在准备坑投资人的钱,要么就是技术研发上取得关键突破,继续资金来将相关技术变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