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60章 阿狸挑起战火,青橙另辟蹊径,张硕坚守初心! 阿狸总部。 “腾达玩这么一手,我是真没想到。” 大爷的脑壳又开始疼了,之前因着成功入主围脖的那点喜悦,也随着腾达、千度联手的消息而变得烟消云散。 “在业内,腾达的嗅觉一直都很灵敏,业务调整也很迅速。” 看得出。 任逍遥对于腾达,还是挺佩服的。 “什么嗅觉灵敏,不过是被萌芽逼上梁山罢了。”大爷倒是有些不以为然,“现在还是好好考虑,我们该怎么应付眼下这个局面吧。” “其实也没什么好考虑的。” 任逍遥似乎已经有了预案,“对阿狸点评来说,为了应对诺米典评的补贴大战,我们只能选择跟。否则,就只能坐等市场被挤压。” 没有主导权,在阿狸的语境中,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否则就难以服众。 可这一世。 绝对不行! 阿狸的动作很迅速。 “正因为可以打破信息壁垒,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痛点,比如说水电维修。” 如果什么事情都要老板点明,那岂不是显得他这个下属太没用了? 言下之意,阿狸根本就没得选。 盖因在大家的印象中,张硕才毕业不久就创立了萌芽,不该对这些生活琐事,有着什么太过深刻的体会才对。 “???” 这就很蛋疼。 “我就担心,咱们的青橙单车、青橙打车一旦做出一点名堂出来,阿狸、腾达那边肯定就会跟进,再次掀起补贴大战,快速抢占市场。”汪鑫说。 张硕却是说的兴起。 “汪总,你的意见呢,也是一样的吗?”张硕又看向汪鑫。 一则青橙集团未必就看得上阿狸点评。 青橙如果也跟着腾达、阿狸一起搞补贴大战,为了争夺用户而疯狂烧钱,那么最终,这些成本都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本地生活服务赛道横亘着青橙集团这一个异类,始终留给消费者最后一个退路,一种新的选择——没有补贴优惠,但也没有坑。 最终目的。 “愿闻其详。” 既然这样,那也就别怪张硕狠心,挖一个大坑,提前加速他们的败亡了。 如果再往前追溯,团购的兴起与火热,也是跟餐饮加入团购序列密切相关,从而极大地带动了团购概念的普及。 ……… 原时空的霉团。 张硕不置可否。 更何况说。 在外卖平台出现之前。 这一世的腾达在萌芽“打压”之下,早不复前世辉煌,资金没那么充足的。 “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的终极之争,在我看来,绝不是对用户规模的争夺,而是一场对用户粘性的终极较量。” 这便是吃货的力量。 “就怕其他投资机构,比如说猩红资本,也会跟着下场,为腾达、阿狸他们提供弹药补充,未必就能榨干。”吕凯适时站出来插话。 所以才能大行其道。 “楼上悠着点,真以为外卖是多健康的食物吗?” “就是这个意思。” “我还是主张打破惯例,开启补贴。”裴卫平态度也很明确。 “我的意思很简单,如果青橙这次继续清高,不下场跟我们一起打补贴大战,那不如趁势联手诺米典评,一举收割了整个外卖市场。” 这下轮到裴卫平、汪鑫两人面面相觑。 点评类网站的出现,解决了消费者“知”与“不知”的痛点。 要么跟着诺米典评一起烧钱,打补贴大战,要么就只能坐以待毙。 外卖平台则是更进一步,通过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也就是外送服务,直接将餐送到消费者手中,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 这绝非裴卫平在危言耸听,而是一年之前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只是中途碰巧爆发了黑心外卖事件,才让青橙续了一口命。 审核不过关或者故意不过关,就会出现黑心外卖。 …… 咳,扯远了. 总之一句话,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让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成为了现实,继而变成如今司空见惯的消费模式。 张硕当初创立青橙的初衷,就是要打破这一魔咒。 “应该说是有口福了,这么大规模的补贴,又可以顿顿点外卖了,小日子必须红火起来,不说了,我先点为敬!” “这就又回到我刚才说的问题了。”张硕显然是有通盘考虑的,“为了留住用户,青橙app要及时上线【生活】服务。确保说,哪怕是用户不在青橙点外卖,那也离不开青橙,仍旧在使用青橙的本地生活服务。” 准确说是资本。 就是对诺米典评、阿狸点评形成降维打击。 “我经常说,萌芽做产品要时刻以用户为中心,找准用户的真实需求,主动替用户着想,着力解决用户的痛点、难点,那就是我们做产品的动力源泉。” 这一回,绝没有这样的好事。 “那就跟吧!” “消费者都是用脚投票的,一旦补贴结束,回归常态,那之前所谓的忠诚也好、用户粘性也罢,全都再次归零。” 隐约已经有跟大老板顶牛的意思。 垄断信息那就更恐怖了,平台消费者、商家两头通吃,化身互联网包租公,从消费者眼中的天使,变成了贪婪的屎壳郎。 “诺米典评、阿狸点评在烧钱大战中双赢,共同瓜分外卖市场。” 就像原时空的霉团、滴答之流。 “如果能够在青橙app中新增【生活】大类服务,专门为消费者解决这些生活中的琐事难题,那么,用户粘性以及用户口碑,是否会大幅度的提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