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多也就是只是品质好与坏的区别。 想要给萌芽的手机业务制造障碍,在供应链上动手脚确实是最有效的。 三则哪怕是核心供应商,也不是都不可替代的,往往都会有几家竞争者,比如蓝思科技、博恩光学在玻璃面板上的竞争。 不知不觉,萌芽对行业也已经有了一点威慑力。 玻璃面板是躲过一劫了,其他供应商的战斗却才刚刚打响。 他虽然说要躲在大学校园,但也不想天天跑去上课, 专业课还好, 公共课以他的自学能力,实在是没有必要。 确实是可以单方面终止的。 不然的话。 二则很多有实力的供应商,未必就需要看猩红资本的脸色,比如说蓝思科技的反复,就很能证明这一点。 这就是张硕的底气所在了。 整体还是很轻松的。 虽然这订单还停留在纸面上。 退一万步讲,真要有哪家企业头铁,或者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双眼,那难道在极端条件下,萌芽不能也跟着砸钱? 蓝思科技也不傻啊,猩红资本报价低了,又要得罪萌芽,也跟着反悔。 最疯狂的就是那只黑蚂蚁,好在是最后踩住了刹车。 只要是可替代的,那么留给猩红资本的操作空间就非常有限。 “那也不对啊,既然猩红资本开出了这么有诱惑力的价码,蓝思科技又有什么理由反悔呢?”张硕才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的那番话有那么大的震慑力。 “是吗?”张硕就有些意外, “为什么?” 张硕刚在办公室坐下,罗长安就跑来汇报工作。 不会轻易犯糊涂,在萌芽跟猩红资本之间选边站。 现在谁不知道, 萌芽已经跟猩红资本彻底交恶, 如果蓝思科技继续头铁, 坚持跟猩红资本合作,那几乎百分百拿不到麦粒科技的订单。 “明白!” 分分钟都可能被阿狸卖了。 当然也不是蓝思科技一家这么干,国内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上市之前疯狂刷数据,上市之后,往往出道即巅峰。 一则猩红资本本身也没那个本身,能够渗透到全产业链。 这还是虚的。 二则蓝思科技跟博恩光学是一对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哪怕麦粒科技的订单比不上苹果,也可能打破两家之间的均势平衡。 因利而聚,必将因利而散。 “明白!” 罗长安就很佩服老板的胸襟气度,这点他是怎么都学不来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领秀。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