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来自张硕的忠告——先上车,后补票-《天天撒币》


    第(2/3)页

    “两三年之后,你们当中优秀的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甚至是进入管理层,有人却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还要面临跟新一批新员工的竞争。”

    血淋淋的现实。

    因为到了2015年,滨海城的房价又会经历一轮暴涨,2015年之前没有上车的,之后再想在滨海城买房就更难了。

    他这个说的就很现实。

    不管在学校怎么样,刚刚步入社会,大家还是很有冲劲跟抱负的。

    这又岂是一句“脚踏实地”所能解释的?

    虽然每个高管讲话的时间都不长,但架不住高管们多啊,前后也听了一个多小时,鸡血打得太多,早就有点麻木了。

    还是现场提问更刺激。

    总之就是不停地打鸡血。

    “那只能证明,我这锅鸡汤熬得还算高明。你不会真的以为,仅仅凭借脚踏实地,就能取得成功吧?努力只是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想要获得成功,还需要机遇,需要跟对人,需要选对行业,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

    “也是哦。”

    张硕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机遇、贵人之类的存在,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说到最后,张硕给了懵圈的陈小婉一个炒栗子,“想想你自个儿。”

    “我不觉得这是啃老。”

    “错了!”张硕摇头,“我刚才讲话有一个前提,就是踏实工作。”

    最迟四年。

    “当然不是。”张硕环视一圈,冷酷说道:“在拓展中心培训的这一周,应该就是大家唯一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等到培训结束,每个人分到的岗位不同,这就有了第一个区别。”

    张硕仿佛就成了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没那么简单的!”

    除非家里有矿。

    一个个心气高着呢!

    “早点抛弃天真,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多学多做少说,就当是我送给大家最后的寄语了。”张硕最后总结。

    “一年之后,有人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有人却从新人混成了老油条。”

    “半年之后,有人会被评为优秀新员工,有人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

    “张总,那照你这么说,在滨海城买房好像也不难,岂不是在场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又有人提问。

    听了张硕这话,会场有那么一瞬间的冷场。

    见面会之后,张硕一行回到休息室,因为中午还有宴会聚餐。

    “如果你觉得过意不去,那么,可以将父母支援的钱,看作是一笔无抵押、免利息的长期借款。等将来有钱了,再还给父母就是。”张硕笑着补充。

    现在嘛!

    每个人脸上都是青春洋溢,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也不知道三五年之后,在座又有多少人会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他可以很亲善,但绝不能跟新员工真的打成一片,模糊彼此的界限,倒不是说要端着,而是不能给新员工一些不必要的期待。

    进入21世纪,大学生确实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就跟长在地里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生生不息。

    能够被萌芽录取的,基本都是高材生,肯定是不会混日子的。

    “那就要看你怎么定义成功了。”张硕很欣赏这样的野心。

    有胆子大的男生,向张硕发出了邀请。

    甚至还刻意定了一个时间节点——

    大家之前听的都是打鸡血的话,都还在以“天之骄子”自居,一个个都自我感觉良好,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张硕拉回了现实。

    “啊,不会吧?”

    相比陈小婉这个菜鸟,他们才是真正的老油条。

    陈小婉这才渐渐回过味来。

    “我不买房,就是想攒钱买一家酒吧,到时候,想怎么蹦迪就怎么蹦迪。”陈小婉一不小心将内心想法脱口而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