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打工人的坚持-《天天撒币》
第(2/3)页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个悖论。
“那这就考验我们自己的管理水平以及危机公关能力了,这可不就是你的本职工作吗?”张硕靠在沙发上,身体舒服后仰。
“为什么?”
“外卖人员数量需求大,流动性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也大,将这一块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劳务公司,我觉得没问题啊。”杜青青解释。
张硕难道还能重走老路不成?
所以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我觉得魔宝更好。”
为了调动顾客下载青橙app的积极性,门店将配合推出下载app免费赠送冰绿豆、烤肠、果汁饮料等营销活动。
“仅限于路北片区的话,营销预算大概在450万左右,主要支出就是投放线下广告部分。具体的预算,市场部还在做。”
她有这想法还是受了魔宝启发。
外卖这条路子一旦走通了,那么将来,同样将目标客户锁定为都市白领的共享单车、打车等业务,也就可以照葫芦画瓢。
人家大不了换个工作继续干,反正都没有社保。
在哪干不是干?
张硕笑着接过文案,认真翻看。
正是因为采取了劳务外包,外卖平台才能轻松切割。
推荐用户下载青橙app,宣传青橙零售的外卖业务。
而一旦门店口碑崩盘,那就将引发连锁反应。
属实是高明,就是有些丧良心。
“是,短期看魔宝的外包模式确实省时省力,但你有没有想过,外包就跟连锁企业放开加盟一样。一旦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总部就很难做到对外包企业的监控。论口碑,京冬物流明显要比通达速递强,这点你不否认吧?”
反正便宜都让平台占了。
这就体现出青橙零售“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的优越性了,前期设立的14家线下门店,成为推广线上应用的主要场景之一。
别说是现在了,等过两年,外卖行业真正兴起的时候,一开始,那些外卖小哥一个个不也都赚得很欢乐?
对青橙零售即将开展的外卖业务,杜青青又细分为两条具体的业务线。
“可就算是我们自行管理外卖配送团队,那也同样可能会发生被顾客投诉的类似事件啊,两者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必然的不同吧?”
杜青青无言以对。
“是没错。”
她无论回答对,还是不对,都是不对的。
一是青橙app的测试、推广。
同样,青橙app的推出,也正在印证,张硕一开始就为青橙零售设计好的商业模式——将线下门店打造为用户体验、交互的核心枢纽。
“你的意思是,如果将外卖配送业务外包给劳务公司,可能会影响到青橙零售的口碑?”杜青青倒也不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