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二章 二桃三士-《獒唐》
            
            
            
                
    第(3/3)页
    放在这儿,就是:你九哥到什么时候都是你九哥!
    ......
    武承嗣:“就依攸宁之见吧!那...当下咱们如何应对?”
    武攸宁:“这却是要好好想想,从长计议。”
    武承嗣:“现在就想,晚了就没机会了!”
    府中仆使:“报太子殿下,长宁郡王穆子究,府外求见!”
    武承嗣:“不见!传下话去,今日拒不见客!”
    夜中仆使:“喏....”
    武承嗣:“回来!!再说一遍,谁,谁求见?”
    兄弟四人面面相觑,“穆子究...求见!?”
    “什么情况?”武攸宁也傻眼了,“他来干什么?”
    武承嗣心说,你问谁呢?
    不过却是蛋疼的很,这个穆子究怎么就琢磨不透呢?你永远不知道他会出现在哪儿,要干什么。
    “有请。”
    “不可!”武攸宁急声阻止,转身对武承嗣道,“兄长现在不能见他!”
    武承嗣皱眉:“为何?”
    “哎呀!”武攸宁急了,“谁知道他是何居心,兄长没有防备,定要吃亏!”
    武攸宁这是怕了,穆子究实在太厉害,你甚至什么都不知道,就可能钻到他的套儿里去。
    武承嗣就这么见了他,谁知道他憋的是什么屁。万一没防住着了他的道儿,那局势岂不是更劣?
    武承嗣一想也对,这个穆子究那可真的是防不胜防啊!
    但是,不见?
    他这个时候过府,肯定就是今天商量的新政的事儿。万一...万一有什么急情,传到老太太那也是不好的。
    不行,还是得见,有些事耽误不得。
    “还是见吧!”武承嗣拍板道,“为兄防备一些便是。”
    武攸宁一听,脸都绿了,心说,就你这智商,你防个屁!
    但事到如今无可挽回,沉吟片刻,不由嘱咐道:“那兄长千万小心,我等就在后厅暂避!”
    “好!”武承嗣点头,“你们在后边听着,若真有不妥,想办法提醒我便是。”
    “嗯。”武攸宁点头,与武攸暨和武三思一同向后厅走去。
    可能还是不太放心,武攸宁折身又道:“万一穆子究提到三政之事,万一真的要委派他的近人,那兄长不要正面回绝以落下口实,可暂且拖延或扯到别事上去。”
    “好!”武承嗣满口答应,“若他真敢提委派人选之事,拼着把他打出东宫,也要等与诸位商议再定。”
    武攸宁放心了。
    ————————————————————
    不多时,吴宁一身常服进到厅中。一只脚还在门外,便与武承嗣上礼。
    “参见太子殿下,若扰得殿下休息,微臣且先告罪了。”
    “......”武承嗣有点不自在,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
    好像穆子究就算对他客气,也从来没客气到这个份儿上。
    (有鬼!)
    僵硬的正了正坐子,屁股都没抬。
    “啊....子究来了啊,何事啊?”
    另一边吴宁也不磨叽,“依旧是今日新立三政之务。”
    武承嗣一挑眉(果然啊...)
    戏谑一笑:“哦?三政之务陛下不是已经降旨,仰仗子究全权主理了吗?何来问我?”
    (态度得端起来,让他知道本太子不高兴。)
    兄见穆子究一愣,随即道:“太子殿下说的哪里话!?陛下信任,盖因三政之方出自子究之口。”
    “但陛下归陛下,做臣子的不能不懂道理。陛下有疾不便多理政事,自然是要与太子殿下商量,臣方可为之啊!”
    (嗯,这话听着比较顺耳,但是别想给我下套,多半是迷惑之计。)
    武承嗣如是想着,咧了咧嘴,又赶紧绷了回去,不咸不淡道:“嗯,既是如此,那子究说吧,具体何事?”
    吴宁答道:“万事从头起,今日出宫之前,陛下命臣赶紧举荐三位能事之贤分任三政主官,以便尽早成事。”
    来了!
    武承嗣一个机灵,心说,幸好早有防备啊!不然,前面让穆子究一忽悠,自己再一高兴,说不准他委任谁,自己一乐呵就都点头了。
    后厅的武攸宁和武攸暨也是长出一口气,心说,果然啊!穆子究果然不是善茬儿。
    现在他们哪还不明白,穆子究这是要打武承嗣一个措手不及。
    刚刚在老太太那里议出来的政方,转回家,武承嗣屁股还没坐热,他人就到了。
    如果武承嗣不是多了个心眼把他们兄弟叫来,如果不是武攸宁刚刚提醒了武承嗣,那说不定,他这跑到东宫来拱火,武承嗣反应不过来的情况下,就让他把人选给定了。
    到时候,你反悔都没地方哭去。
    “太悬了!”武攸暨小声与武攸宁和武三思道。
    武攸宁连连点头,“现在就不怕了,太子必有应对。”
    武三思翻着白眼,怎么应对?就武承嗣那个智商,他能想出什么妙招拖延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
    武承嗣汗都下来了,他也知道,穆子究是打着陛下的旗号来的,生拖是拖不过去的,必须是万全之策,还得是他占理的办法。
    什么办法是穆子究理亏,让他自己就谈不成今天这个事儿呢?
    “有了。”武承嗣眼前一亮。
    要是平时,他还真找不出什么穆子究理亏的把柄,但是偏偏今天就有。别忘了,这王八蛋在两仪殿摆了他一道。
    那三条政方事先是没和他通气的,可他却说是和太子一起商量,弄的武承嗣心肝儿差点没跳出来。万一老太太问他是什么政方,那不就抓瞎了?
    对!就用这个事儿发难。
    那应该怎么发难呢?
    先预演一遍。
    穆子问已经挑明了来意,接下来....
    (应该是武承嗣回:“哦,原来是此事。这么说,长宁郡王已有人选了?”)
    然后...
    (穆子究回:“确有人选,与殿下商议。”)
    (武承嗣得是佯装谨慎:“这么快就定下,是不是略显仓促?”)
    (穆子究肯定搬出老太太和大义:“陛下心急如焚,天下刻不容缓,耽误不得了。”)
    (武承嗣依旧不依。)
    (穆子究肯定不能等到明天:“微臣之意是与殿下先通个气,日后朝会也省了麻烦。”)
    (武承嗣只好妥协:“那说来听听吧。”)
    (穆子究:“太平公主,或者谁谁谁....”)
    这个时候,嗯,就在这个时候,就在他已经木已成舟的时候,我应该一摆手。
    (武承嗣:“此事且先放一放,咱们先说说今日在殿上你为何置我于危难!?”)
    对!就这么干。再然后就开始发飙,把这王八蛋赶出东宫去。
    还别说,武承嗣心思电转,只在这转瞬之间,不但想出对策,且已在心中默演,可谓急智。
    “咳咳!!”
    清了清嗓子,武承嗣正式登上舞台,开始他的表演。
    面色冷厉地看着穆子究:“哦?原来是此事?这么说,长宁郡王已有人选?”
    只见穆子究淡然一笑,“确有人选与殿下商议。”
    中!!
    武承嗣微微得意。
    “这么快就定下?是不是略显仓促了?。”
    果见穆子究摇头,“陛下甚急,吾朝甚危,耽误不得了。”
    又中!
    坐直身子,“就算要议,也得等明日上朝,与群臣共议吧?”
    穆子究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微臣与太子先把人选定下来,朝会之时也省了麻烦。”
    再中!!
    武承嗣就没这么美过,心说,什么穆子究嘛,心思脉络不还是被我摸的一清二楚?
    “好吧!”装作很不情愿地长叹一声,“那就说来听听,是何人选?”
    接下来就该发彪了哈,武承嗣酝酿着情绪。
    深吸口气,只等穆子究把那个姘头党羽的名字说出来,就开始真正的表演。
    眯眼直视穆子究,只闻....
    “沿海特区一十二州,当用武载德为宣政使,主理税法、城造之务。”
    “城乡改造,当用梁王武三思为巡查使,主理各州物料、徭役之务。”
    全.......不中?
    武承嗣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没噎死,最后一项西部开发用谁,他根本就没听进去。
    一脸见了活鬼似的看着穆子究,心说,你大爷呦!咋不又按套路出牌呢?你想闹哪样?
    ....
    武承嗣没听着西部开发用的谁,后厅那三位可是听得真切。
    西部开发,穆子究举荐的是西部商行,也就是为大周所有勋贵文武谋福利的那个西部商行。
    这三处,既没有太平公主,也没有他的蜀商帮和长路镖局,更没什么七姓十家的好处。
    “这......”
    武三思先是不信,随之大喜,心说,你看看,咱这个占两头儿占对了吧?吴老九还是够意思啊,把城乡改造的肥缺直接就给了他。
    这可是发了啊!
    “哈...”武三思没忍住,笑出了声儿,喃喃道,“长宁郡王还是识得大体的啊,我等错怪他了!”
    但是,他高兴了,武攸宁和武攸暨对视一眼,看武三思的眼神儿都变了,已经不是绿光儿,而是杀气。
    这特么的....分的好啊!
    武载德占了沿海,武三思占了城乡,连满朝勋贵都在西域分碗汤喝,唯独没他们哥俩啥事儿。
    太欺负人了吧?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