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工正在雕刻,一个年轻人在柜台前给两个女孩介绍着里面的玉雕件。 李龙看着那个年轻人有点陌生,自己以前没见过,便冲里面喊了一声“刘工”。 刘工转头看到了李龙,笑着说道: “小李来了啊,来来来,进来吧。” 小伙子把门打开让李龙进来,好奇的看了李龙一眼,然后继续给顾客介绍玉器。 那顾客也挺好奇李龙的,不过看了看之后,就继续看自己想买的东西了。 李龙能听到双方的谈话,无非就是这边的玉器品质不错,也有大师工,但比玉雕厂门口的商店便宜,那顾客也是冲着这个过来的。 “刘工,生意不错嘛。”李龙进来打个招呼,把一包东西放下,“前几天去了伊犁,那边朋友给送了一些风干肉和风干鱼,你尝尝。” “好好,你看看你,回回过来都带东西……”刘工笑着说道,他手头刻刀已经放下,站起来给李龙倒茶。 房间有点小,李龙尽量站在边上,不影响他走动。 那两个女孩花了五十多块钱,买了心宜的东西离开后,年轻人转过身子,好奇的看着李龙。 刘工正打算给他们介绍呢,后面又过来有人想买东西,年轻人急忙转了过去。 “都是赶中午休息的时候过来的。”刘工小声说道,“上下班的时候就没这么忙了。来来来,他忙他的,咱们看咱们的。” 刘工知道李龙每次过来的主要目的,他笑着打开另外一个抽屉说道: “你看看,这三件是我雕的。现在咱们玉雕厂任务多,好料子往我这里放的也少了,上一级的就这三件,其他小件我就没给你留。 对了,知道你对翡翠挺喜欢的,所以我留了两块翡翠料子,都是切开的,不过我还没做。料子是厂子里的存货,咱们这边人做的少,我就给要过来了。 这玉硬,做起来要慢一些。你看你是要料子,还是等我雕出来后再拿?” 李龙先看着那三个和田玉雕,每块都比玉素甫给自己最大那块要大,两个手镯,一个手把件。桌面还放着一块未完工平安无事牌,李龙猜测应该是用镯芯雕出来的。 那两块翡翠料子也不小,一块几乎是满绿,非常漂亮,应该是冰种吧,已经划好了印子,能掏出个手镯来。 另外一块是红黄相间的翡料,这倒是挺少见的。 “翡翠都给我吧。”李龙笑着说道,“我就拿原料子放着了。这三件我也都要了,你给算个总账。” 刘工给李龙一向都是成本价略加一些,毕竟情份在那里放着,不过李龙也没太让老人难做。刘工说让他留一千块钱就行,李龙放下一千五百块,再怎么说,工费得出嘛。 李龙又聊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就告辞了,这会儿也没客人了,那个年轻人便过来和刘工打听: “刘师傅,这人是……” “以前一个老客户。”刘工笑笑说,“隔三岔五就过来买玉,你别看柜台每天都有客人,但真正算得上大客户的也就是他。这些零散进出的货,加一起都没他买的多。” 那年轻人便对李龙重视起来。他原本是在厂里当雕工学徒,不过没那天份,又不太想下苦,背后又有点关系,加上刘工这里柜台生意有了起色,便调到这里来了,想着多拉拉客源,背靠玉雕厂,不当工人,也一样能有出息。 李龙把那些玉装好,开车着便去了农学院。 照例登记进入,先去找了吴教授。 吴教授下午没课,正在办公室里写着东西,李龙敲门的时候她还看了一眼,才认出这个年轻人来。 “小李啊,来来来快进来。”吴教授笑笑说道,“有一阵子没见你了啊。” “有点忙。”李龙提着东西含胡的回了一句,他发现吴教授的办公室是一如既往的“充实”,不过也就是转眼之间,教授就把木沙发上的两沓资料搬起来放在椅子上,给李龙腾出来坐的地方。 李龙把风干鱼和风干肉放下来,说一份给吴教授,另外一份是给罗教授的。 “他正好还在,你要过几天再来,说不定就看不到了,他今年又打了报告,要去南疆研究土壤改良。”吴教授倒了杯水递到李龙手里,“我就不叫他过来了,这里太乱,不好坐。” “那我待会儿去找他。”李龙接过水杯说道,“教授最近忙吧?” “嗯,的确是不轻松。”吴教授难得的吐槽,“有些东西明明很简单的,但讲给学生,他们就是听不懂。我们那时候学起来很简单啊……” 李龙听着就想笑。这和钱老说十四岁就应该学会微积分,和袁老一说自己带的弟子跟不上节奏论文不好过关就挠头,是一个道理吧? 好学生找好老师,和好老师找好学生,似乎都挺难。 “也可能是你们和他们处在不一样的层次上,”李龙忍不住说道,“所以理解的东西也不一样吧。” “唉。”吴教授叹了口气,问道:“你那边怎么样?” “今年准备种棉花了。现在农资准备得差不多,然后也从老家叫来一些人过来帮忙,就是种的时候心里还没底。”李龙说道。 “想从咱们这里找专家请教一下?”吴教授笑着问道,“你啊,还真是实在。嗯,让我想想,目前咱们北疆兵团种棉花的倒是不少,学院里研究棉花的教授也有几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