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下午李建国他们继续种枸杞苗,李龙拉着老爹就去了县里。 按李龙的想法,直接在大院子里收拾出一间屋子让老爷子住最好,但李青侠觉得自己既然是照看收购站,那就直接在收购站里住下行了。 反正这里屋子是现成的,床是现成的,自己又带着被褥,上班多方便。 至于吃饭,梁双成不是在这里嘛,搭伙就行了。 这一点李龙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说中午饭和晚上必须在自家吃,李青侠拗不过他,便同意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顾博远在收东西,和李青侠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 李青侠的意思现在就跟着看,李龙却坚持带着他去买了套衣服。 的确得置办一身行头,不然镇不住人。 衣服买好后,又去理发店把头发、胡子给整了整,这一出来,精神头明显不一样了。 李青侠照了镜子,虽然不说话,但那嘴角压不住的笑,说明他很满意。 原本李龙还想着让老爹休息一下的,但李青侠感觉现在状态非常的好,直接要去上班。 反正都在收购站,进去后,李青侠主动坐在了顾博远的边上,观察起他的言行来。 “亲家啊,这一身衣服不错。”顾博远赞了一句,李青侠心里美美的。 “咱们在这里,主要就是收货。看东西的品质定价钱,比如你看这张皮子,这毛短色黄,是黄羊皮子。毛里面有绒,而且绒不易掉落,说明这是冬皮。 冬皮比春皮值钱,值钱就值钱在这毛和绒上面。 这张皮子上有两个枪眼,所以算残皮。残皮呢,我们这边均价收购是八十到一百块钱。 你再看这枪眼的位置在大腿下面和脖子上面,没有影响皮子的中间位置,算是残皮里质量比较好的,加上这张皮子相对比较大,所以值一百块钱。” 顾博远一边说一边记下来,这是收残皮一张,收购价一百。 李青侠看着顾博远不光给自己说了,给皮子定价了,还在本子上记下来,便问道: “那这个记下来……” “当然是记账了。一天的货收完,最后还是要盘点一下,看今天收了多少货,出了多少钱。 我和小龙是合伙嘛,这做生意也得明明白白,这样过一段时间小龙把仓库里的东西出货了,咱们分成也好分。 再说了,这样记下账,后面生意是赔了赚了,也能看清楚,到时也好调价。” 顾博远是认真的教,李青侠在边上也是认真的听。 他也识字,虽然不多,但能记下来这些东西。 顾博远给他拿了个本子,让他把自己记不住的东西写下来。 李青侠也谦虚,说什么都听。他不傻,知道亲家是真的把知道的都给自己说了。 当然,有些东西这时候说,算现场教学,按老顾的意思,有些东西不适合在这里说的,他打算等吃过晚饭再和亲家聊聊。 都是自己人,一些做生意的小窍门还是要让李青侠知道的。 孙家强在边上也仔细听着。其实有些东西他天天看也看懂了一些,但顾博远不讲,有些地方他就想不通。 一层窗户纸。 当然,顾博远也不在乎他听不听,或者说以后每天都要给李青侠说这些事情,一些内容难免会被听到。 就算听到也没事,孙家强塌实能干是他的优点,如果他真的想自己出去单干,无论是李龙还是顾博远都不可能拦着他。 当然以目前孙家强的身家,还不至于做这样的事情,他的性格也不像。 大概率只是想多学一些。 晚上回去吃饭的时候,顾晓霞看到公公过来了,还有些意外。 “你公公过来就是换我的。”饭桌上,顾博远直接把这事情给挑明了,“过几天我打算去伊犁看看,如果那边有条件的话,我就在那边开个收购站。” “啥?你要去伊犁开收购站?那边那么远,又那么偏……”顾晓霞完全没有料到父亲竟然给自己说出来这么一个决定,她愣在那里了。 “我也是临时决定的。”顾博远指了指碗,让她吃饭,然后继续说道:“我还不到五十岁,以前那些浪费的时间就不说了。 现在在这收购站里干的活,我都熟了,我也有些烦了,想着看看能不能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来。你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我也想有自己的事业。” 顾晓霞还想着父亲是不是在这里生活不如意或者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听他这么一说,是想有自己的事业。 但想想跑那么远,顾晓霞还是忍不住劝道: “那也不用跑那么远吧?这附近一些地方开不行吗?石城、奎屯……又或者呼县?” “太近了,没生意,而且竞争者太多。你可别小看伊犁那边。虽然在山里面,但那边有口岸,资源丰富,环境比这里还要好一些……” “好啥啊,看新闻里,冬天雪一下就是一米多厚,根本就不适应你这样的人过去生活。”顾晓霞还是不想老爹跑那么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