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做两手准备-《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2/3)页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刘高楼笑笑说,“也就是别克关系不错,不然别人我也不可能说。再说了,这事也是好事,说不定成真了呢?”

    “不可能是真的。”李龙摆摆手,“都啥时候了,咱得相信科学。”

    话是这么说,他自己也不是很确定。

    不然自己怎么回事?

    “有些事情不是科学也讲不清嘛,啥外星人、气功之类的。”刘高楼就开着玩笑,“行了后面不说了。对了,这回回来的时候,还拉白糖啊。”

    “这没问题。”李龙笑笑,“没想到那边白糖这么缺。其实哈加盟国那么大,随便开点地种甜菜,然后生产糖就行了啊。”

    “这边轻工业不行,人少,制糖厂虽然是有的,但产量不行。”刘高楼解释着,“不是说没厂子,有的,不过不够。”

    人少,有糖厂,还不够。

    这几个词放一起怎么感觉都是有点混乱,不过李龙也知道那边的大致情况,没细说。

    中午就是简单吃个面,晚上比较豪华一些,是在这里比较大的一个饭馆子里面,一个大房间里,八仙桌上已经开始上菜。

    除了刘家叔侄,李龙,还有两个人。

    “这位是海关的杨科长,”刘山民给李龙介绍着,“这位是在这边做边贸生意的童老板。”

    介绍完之后,他也给两个人介绍李龙:

    “这位是从玛县那边过来的李老板。玛县你们可能不知道,但石城你们一定知道,玛县就在石城东边十来公里,那里盛产碧玉。

    你们别看李老板年轻,但身家可不少,老童,你都不一定能比得过,不过小李热心公益事业,还是全国表彰的先进个人,自治区那边挂了号的。”

    后面那话看似吹捧李龙,在李龙耳朵里,却感觉是对其他两个人的提醒。

    这个杨科长三十多岁,身材高大,梳着大背头,往那里一坐,浑然看不出来是海关的科长——可能没穿制服?

    不过让李龙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脸长得特别像维族,但听刘山民的介绍却是汉族。

    挺怪。

    至于这个童老板,中风头,和蔡姓歌手打扮的有点类似,可能是想学儒商模样,长相也挺清秀的,就是个头不高,但说话挺风趣的。

    听刘山民介绍李龙后,两个人都是“认识李老板很高兴”,李龙能感觉到这是看在刘山民的面子上,他也说着同样的客套话。

    搞收购站好几年了,这点客套话还是会说的。

    吃饭喝酒,原本李龙以为这顿饭刘山民是会谈一些事情。毕竟除了自己,请的这两个人都代表着各自的方向。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从头到尾,刘山民都只是说着闲话,无论是杨科长还是童老板,都是作陪着的姿态,还真就是欢迎自己?

    喝酒李龙是不怕的,一开始就自诩酒量不错的杨科长到最后也有些不情愿的赞了一声李龙酒量好。

    至于童老板,早就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李龙知道他有几分是装的,不过真真假假下来,这位老板也喝了有大半瓶伊犁特曲,酒量也不算差了。

    李龙想着明天走的时候带两箱伊犁特曲回去,也不算白来一趟。

    第二天起来吃完早饭,李龙去旁边的门市部里,买了两件伊犁特曲。这玩意儿现在还是白瓷瓶,八四年产的,看李龙买了这么多,门市部老板也挺开心。

    李龙把酒放到车里,挤了挤算是放下了,不过再也坐不下人了。

    主要还是皮子比较多,昨天刘山民又塞了大包的特产,加上今天这两箱酒。

    还好那些皮子都是用布单子、口袋给包着的,不然的话车里味道可不好闻。

    李龙把这边都收拾好,又把车子给简单擦了擦,才看到刘高楼过来。

    “哟,还擦车呢?”刘高楼看李龙的动作,笑着说道,“先前可没见你有这习惯。”

    “昨天不是让那些孩子给擦了一下车,这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嘛。”李龙说道,“对了,你二叔呢?”

    “办正事去了。”刘高楼说道,“他说了,咱们不用等他,直接把东西拉走就行。他还有其他事情,就不过来送咱们了。”

    “你吃过早饭没有?吃过的话咱们就直接走?”

    “还没有,你吃过了?那你等等我。昨天喝得有点多,我得找地方吃个酸汤面,不然这一路够受的。”

    最终刘高楼也没找到酸汤面,主要是他经常去的那家店没开门,便敲开一家牛肉面馆,让老板给做了碗面,多放辣子和醋,吃完后,和李龙他们一起离开。

    车子开到清水河,就在三岔路口看到了站在那里的革命别克夫妇两个,让李龙有些意外的,吴永波也在。

    车队停到路边,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

    虽然清水河处于交通要道,这里往东是去伊宁各县,往南去霍尔果斯,往北是果子沟出伊犁河谷,但像这样长长的车队,一天也见不着几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