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二月初,家家户户都已经开始准备年货。 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各家准备的年货也越来越丰盛。以前的时候,过年能宰个鸡,割两公斤肉包个饺子就算不错了。 现在不仅四队,整个乡里大多数人家过年前都要忙活七八天,炸油果子、蒸馒头包子、卤肉;不是家家养猪,但杀年猪的时候,肉几乎都被那些没养猪的买走了。 这段时间孩子之间互相找着玩,家长都会提前叮嘱不要到人家家里去,在外面喊着就行了,免得被误会进去要吃的。 但凡有孩子到家里去,正在炸东西卤肉的,基本上都会给孩子分一些,相当于走两个极端。不让自己孩子去别人家里,怕误会,如果别人孩子来了,偏偏又给会孩子装一些吃的。 不光农村,城市里也差不多。顾晓霞在院子里扎着围裙,就和杨大姐一起忙活着。 肉干加工坊在腊月十五的时候就停工了,给临时工清算了工资,让他们过完正月十五再过来。 接下来两个女人就主要准备着过年要吃的东西。 虽然李龙顾晓霞他们过年要回队上,但顾晓霞就三天假,回来后那段时间肯定还是要吃的。 而且这个时候生活好起来了,不管吃不吃,该准备的都要准备。过年有人过来拜年、喝酒什么的,至少得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其实从八一年到八八年,这几年生活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从细粮吃不上,到时不时的能吃上肉,从衣服上有补钉,到每年能换好几身新衣服。 日子越过越好,心气自然也越来越高。 准备吃食这事情,杨大姐和顾晓霞没让李龙进厨房,李龙就专心去温棚里,将已经能吃的蔬菜摘下来。 这些蔬菜要分成好几份,自家留一份,老爹大哥那边放一份,回去的时候,老马号那里也要放一些。 老马号的老人家们生活也挺好,人多热闹,有人过去看望,他们自然会很开心。没子女的老人,就喜欢看别人家的孩子过来玩,当然就目前而言,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也挺满足。 甚至于队里人说杨老六平时说话都不那么冲了,神情看着也没以前那么严肃,孩子们看着都不再害怕了。 这是好事。 赵辉是北方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那天到的,到了后就带着车过来找李龙。 “三千多张皮子,嘿嘿!”赵辉看着库房里那已经分开的皮子,笑容非常的灿烂,“不错不错,全皮虽然少了点儿,但有就行了。还是上次的价,怎么样?” “行啊。”李龙笑着说道,“我没意见。” 赵辉虽然人没贾天龙那么豪爽,略微有点斤斤计较的意思,但在给价这方面还真没得说。 现在县皮革厂,以黄羊皮为例,全皮一百五到一百六,残皮一百到一百二,比赵辉给的价低不少。 李龙自然是乐意继续和赵辉交易。 其实他想着如果赵辉能赶在刘高楼来之后过来就好了,相信刘高楼这一趟过来应该还能拉不少皮子过来。 当然其实也无所谓,毕竟就算到了年后,来了皮子赵辉肯定也是要过来收的。 刘高楼拉来的三千张皮子,还有收购站这段时间收来的差不多有近一千张皮子,加一起,又是近七十万的货。 大黑包里放的是现钱,赵辉给的痛快,李龙赚得轻松。这七十万里,利润能有个差不多三十万。主要是刘高楼那里得来的皮子是大头,赚的多。 平时收购站里收的皮子,这边已经把价格提高了,不然皮子也收不了那么多。 眼下私人收购站、二道贩子在掌握信息方面没以前那么差了,许多人都互相联系着,知道哪里价高,就往哪里卖。 也就是李龙这边,基本上每次市场进行调价后,他这边收购站立刻就会把收购价涨起来,也因此才能聚拢一大批比较忠实的二道贩子和散户。 这个收购站的收购网已经扩大到西从玛县、石城、沙湾,甚至偶尔有奎屯来的,东到呼县、北庭一部分、甚至还有乌城的部分乡村。 偶尔顾博远还能看到东三县过来的人,这些人大都通过口口相传,知道了玛县有个收购站价格公道,收东西价格高,所以就过来了。 这时候车票便宜,一张皮子但凡收购站能提个十块二十块钱,来回车票就有了,而且还有得赚。 赵辉一刻也没停,在知道李龙目前这边牛肉干没有多少存货后,便拉着皮子离开了,离开前叮嘱李龙年后牛肉干一定要多生产一些,特别是那个牛肉粒,非常受欢迎。 当然,他也不忘记给李龙说,皮子只要有了,就一定要给他留着。 李龙这里自然是答应着,等他离开后,李龙这边给顾博远交了两万块钱的分红,给梁双成和孙家强两个各给了三百块钱的奖金。 原本这个时候已经要放假了,但李龙让他们再等等,刘高楼没来,李龙这里还不能关,他还趁这个机会,去把税给补了。今年年初,工商税务系统还给他颁发了一个纳税积极分子的奖状,算是对他这一年表现的奖励。 李龙虽然不是很在意,但顾博远却很在乎,专门让孙家强把这个奖状给贴在了收购站里面墙上,他还给李龙说,争取多拿点类似的奖状,这样上面有啥动作了,至少会看着这些面子上,对他这边有所照应。 李龙也就打个哈哈点头了,毕竟他知道,以后日子都好的,不会有啥波动的。 刘高楼也没让李龙多等,赵辉走后的第二天,他就带着长长的车队开进了收购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