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咱们开多少?” “先开四五十亩吧,多了不好种过来,少了没必要。”许成军已经下了决心。 让他和李龙那样折腾副业,作为村长,他还折腾不来。但是既然在村里,种地这事肯定是不怕的。 他去李家打探消息,可不光为的是那个犁地的排位,闲话间就打听到李家是要开垦荒地的。把这事和八一农学院的专家教授研究盐碱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许成军就明白了,李家这是要在农业上大发展呀。 李龙的眼光和对政策的把握这一点,许成军是服气的。自家跟着人家种打瓜就赚了钱,那么接下来开垦盐碱地,也肯定是没错的。 这开垦荒地头三年不交公粮,水费什么的他作为队长肯定也能有点优势。 改良过后种粮食可能不行,但是种经济作物应该没问题。 主要是这是自己的地呀,地多了以后咋都好说。 从乌城回来的第三天,早上吃过饭,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到了四小队,然后拉着李建国和陆英明去了石城拖拉机厂。 陆英明这两天闲了都在李家院子里,所以早上李龙开着吉普车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李建国和陆英明正在自己的大院子里规划着。 那就一起去吧,反正回来的时候大哥得开拖拉机,到时候正好让陆英明跟着。 石城拖拉机厂这里挺热闹的。现在不少的农户趁着农闲过来买小四轮拖拉机。十二马力和十五马力的小四轮拖拉机很受欢迎,虽然大部分的农民这两年赚的钱还不足以能买得起一辆小四轮。但农村那么大,总有一些脱颖而出的,靠种植或者养殖成为万元户的。 拖拉机的作用越来越大,毕竟比马车快,拉的也多,而且不需要那么细心的照顾,要加水加油就行了。 多方便! 早买早享受,就是这个道理。 李龙他们开着吉普车进了拖拉机厂,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李龙已经习惯了,毕竟212吉普车哪怕再过十年,也是一级领导的象征。 那时候私人有钱了买得起桑塔纳,买得起夏利,差一点的能买得起大发面包车。但是私人一般情况下搞不到212吉普车。 看着吉普车开到了东方红七十五大拖拉机那边,这边看小四轮的人,大都松了口气。 “怕不是哪个国营农场的领导过来要买大拖拉机吧?”有人猜测的,毕竟这个时候私人买得起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的不说没有,但也是凤毛麟角。 普通的小四轮拖拉机在农村里种田已经基本上够用。 李龙他们下车之后,立刻就有销售人员迎了过来,不过看到李龙他们三个也有点诧异,这几位毕竟没有一个像领导的。 职业素养在那里,销售人员笑着问:“你们是要买东方红七十五大拖拉机吗?” “是的。”李龙说道,“一台的新拖拉机带着全套的农机设备一共多少钱?” “你说全套的农机设备,是包括五铧犁,播种机,切地机,耕地机还有推土机吗?” “还要加上平地机。”李龙说道。 “你们是国营农场吗?还是兵团哪个团场的?”销售人员脑子里一边算着一边问。 “不是,我们是私人购买。”李龙说的,“现在国家有没有农机补贴?” “什么农机补贴?没有听说过。全套的设备加起来,四万一千多元。”那个销售人员说,“你们现在就买吗?是付全款还是贷款?” 这个时候已经有农业贷款了,不过普通人很难办下来,而且利率也比较高。 “当然是全款了。这个价格有没有优惠?” “嘿嘿,小同志,你真是说笑,现在农机都是供不应求啊,我们从口里拉来这个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不到一个月就能卖完。涨价都不错了,咋可能还要优惠?” 李龙也只是试探着问一问,能打折当然最好,不能打折他也付得起。 销售人员也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年轻人。看这年轻人的年纪不像是领导,但看那个说话的语气和自信程度,真就不像是普通人。 这年头能来买拖拉机的,哪个兜里都是有不少票子的,要说自信那肯定是有。 但大多数买农机的,都是农村来的,到了城市里,天然的自我矮一头,说话拘谨,基本上销售人员给介绍什么就是什么,最多问一问怎么开,哪个东西是怎么操作的。 现在的农机都皮实耐操,所以只要买拖拉机的能开回去,自己就能折腾着运转起来——毕竟小四轮开回去就是一个拉动东西,没太多的功能。 这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就不一样了,技术性比较强,来买的大都是国营农场或者兵团团场机耕队的,有技术人员跟着,过来检查,操作,然后管账的付钱,走人。 流程就是那样,不像今天这这小伙子这么多话。 李龙则是把后世买车的那个架式给拿了出来,在销售人员把他们领到新拖拉机的地方后,先看拖拉机的出厂日期,再看机油和柴油里给多少,然后问清楚让不让当场试车。 拖拉机的确是新的,出厂日期没过三个月。机油柴油啥的倒是比小四轮拖拉机给的略多一些,毕竟这玩意儿开得慢,给油少了,都不一定能开到油库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