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面对水果硬,李强还有点嫌弃,表面上不显,推辞了两句只拿了一个,雪苹和雪琴倒是都拿了一把,有四五个的样子。 继续。 第二家是顾博远家,老顾也没想到头一个过来拜年的竟然是李娟姐弟几个,他饭还没吃完呢,急忙放下碗筷,应和了几个小家伙的拜年声,然后从衣兜里掏出来早就换好的钱,一人发了一张一块的。 李娟懵了一下,这啥情况? “拿上吧,都是自家人,压岁钱,今天该拿的!”顾博远看着其他孩子都看着李娟,便说道:“接着,这是压岁钱,过年,喜庆的!” “唉,谢谢顾叔!”李娟强调了一句。 “嘿!你爸教的是吧?就不兴让我长一辈?”顾博远乐了,“再拿些,我觉得瓜子生你们也不希罕……” 顾博远这里的比较杂,酥、高粱饴、水果都有,李强也不客气,挑捡了几个比较喜欢的装进了兜里。 接下来李娟慢慢习惯了,陶家、谢家、贾家、许家等这些人家在他们拜年的时候,都给了压岁钱。 李强人小事多,他在去谢家之前碰到了其他一伙子拜年的小孩子,问了他们到谢家拜年拿的啥,人家给他炫耀拿了一大把水果。 结果他们四个人到了后,就是一人一块钱,新新的那种,李强和李娟便也就明白了。 等从谢家出来后,李娟就让他们别给别人说,自己装着就好。 谢运东把李娟他们几个送走后,很干脆的就把准备的压岁钱袋子收了起来,他媳妇忍不住嘟囔: “那你也不怕孩子们说出去了,别人说闲话。” “那有啥说的?”谢运东满不在乎的说:“人家带咱们赚了多少钱了?我给孩子给压岁钱有啥问题?人要将心比心的,人家对咱好,咱总不能觉得那理所应当。” “那咱不也下苦力了嘛,没咱下苦力,那钱不也赚不着?” “没有那个机会,你就是把苦力下到死,能赚下这台拖拉机?”谢运东总觉得妻子这方面有点小心眼,“队里那么多人,比咱下苦的人多了去了,有几个赚了大钱了?行了行了,大过年的,就四块钱,别往心里去了,准备菜吧,中午得喝一顿哩。” 快到中午的时候,三帮孩子在马号附近碰面了。 “强强,你今天拿了多少?”有个小伙伴问李强,语气很得意,“我们去了十来家,光就装了两口袋!” 他扬了扬自己外套的两个下兜,里面满满当当的。 “我也有两口袋!”李强一点也不示弱,“我的还都是好!” “能有啥好?不都是水果吗?”那个小伙伴有些疑惑,“你装了啥?” “看,这是酥,根本不硬,一口咬着吃,可好吃了。高粱饴……” “高梁饴我也有!”那个孩子在自己的兜里翻了一会儿,翻出来两个软。 “我是说高梁饴我就不喜欢吃,看我这里还有西瓜,看这多漂亮……”李强也有些得意。 他原本还想着炫耀一下自己今天收了好几块压岁钱呢,这还不算家里人给的。 早上李青侠、李建国、李安国和李龙分别给孩子给了压岁钱。今年李龙没张扬,随大流,就一块钱——他自己有孩子了,给其他孩子五块钱的话,别人怎么回?大哥倒好回,二哥李安国没那个实力。 就李青侠是最大方的,每个人五块,反正他觉得要那么多钱也没啥用,这时候给压岁钱,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喜庆。 孩子们拜年回来,李强最先把那几家给了压岁钱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建国看了李龙一眼,然后说道: “既然给了,那就拿上吧,别出去说就行。” 咋说,从小事上就能看出来,这是帮对人了。 按往常,李龙也是应该去给村里老人拜年的,不过今年有孩子,大年初一就在自己家里过了。昨天晚上吃的是团圆饭,今天中午吃的,就是拜年饭。 梁月梅和陈丽蓉两个早早就在做准备,准备好的饭菜分三份,一小份放在李青侠他们的屋子里,然后两份差不多的就分别放在李建国和李龙屋里。 李安国两口子带孩子在李建国那边吃——按李建国的说法,到哪边都行。 但总不好哥哥跟着弟弟吃,所以就去后院了——这时候女人和孩子基本上还是在厨房里吃,因为村里有些成年人会在中午拜年,顺便在拜年的人家里喝顿酒。 不好说是蹭酒的——这时候能聚在谁家喝酒,说明这家人号召力强、聚人心。 所以后院有一桌,前院李龙那里也准备一桌。 中午还没吃饭的时候,明娃就骑着自行车跑到了李龙的前院,放下车子都没撑起来,就对着屋里喊: “李龙叔,有你的电话!” 李龙在屋子里听到了有些意外,他正和顾晓霞摆着桌子准备着酒。 酒是李安国带过来的奎屯特曲——李安国这回过来,除带了一些点心外,再有就是带了几瓶奎屯特曲。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来的酒也是受欢迎的。 他有些纳闷,会是谁在这时候打来电话呢?不太可能是老家的,老家打电话找的应该是老爹或大哥。 “行,明娃我知道了,我马上就去。”李龙擦了擦手,抓了一把开门塞到明娃手里,然后说,“你先回吧。” “好。”明娃挺开心的接过,调转车头骑着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