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龙来到李青侠这边的时候,李建国正卡在冰窟窿一半的位置往上抄网。 看到李龙过来,李青侠笑着说: “小龙啊,昨天你那法子不错,把抄网放下去后等会儿,再抄起来的时候,那鱼就是比昨天多哩!” “嘿嘿,看吧。”李龙也不好说这是不是真的有用,还是运气好,他走到跟前看了看。 大鱼有两条,一条花鲢一条白鲢,都是两三公斤的那种。小的鲫鱼、狗鱼有两三公斤,都聚拢在了一堆。 大鱼已经冻硬了,看来应该捞出来有一阵子了。 “大哥,换我吧?”李龙看大哥这一网又抄出来七八条小鲫鱼,便问道。 “不用,再弄几下子。”李建国也不急,大鱼小鱼都是鱼,有就行。 李龙便去收拾毛苇子。 附近的毛苇子已经被收拢过几回,没有了。 李龙便去远一点的地方,然后就听到西北那边冰窟窿那里,有人在吵吵着。 “……我就说着把大鱼送到李家吧,你非说去县里卖贵一些。这下可好,今天一大早去卖,俩小时,咱俩冻的跟猴一样,结果哩?一半的鱼都没卖掉!最后匀给贩子,一公斤八毛……亏多少啊!” “那谁能想到县里市场就没几个人买鱼?以前夏天去石城那鱼一会儿就抢光了……” “县里能和石城比?咱们又没自行车,又没拖拉机,那石城还有十几公里哩。爹,我给你说,咱们还是把大鱼挑着卖给李家算了,直接拿现钱多好! 这么算算,少吃些苦,不用来回往县里跑,咱要是有自行车,你说去石城卖多钱,那我不拦着,现在这样,来回往县里跑,折腾不说,卖不上价,还耽误时间……” “行吧行吧,你说啥就啥了。” 李龙没往那边看,听声音能听出来是赵家父子两个。俩人逮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夏天会去县里卖,秋天偶尔逮一逮。这冬天听说冰上刚一能经得住人的时候就来逮了,但那时候砸冰窟窿能逮的鱼并不多。 毕竟那时候鱼也不缺氧。 李龙距离他们有七八十米,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大,普通人这么远的距离听不到的,所以他们虽然看着李龙在那里收拾苇子,也不担心话泄露出去。 但李龙听到了。 行吧,其实原本收鱼就是双赢的事情,他们不用费心费力的去县里摆摊卖,自己也能收到合适的鱼。 抱着一大捆毛苇子到了冰窟窿跟前,昨天点火的地方把苇子放下点了起来,李龙又过去陶大台那里看看。 冰窟窿已经砸出水了,只不过还需要护大一些,边上也需要修一下。 看李龙过来,陶大强招呼了一声“龙哥来了”,陶大勇有点尴尬,随后也是主动打招呼: “小龙过来了啊。我跟着大强一起逮鱼……给他打下手……” 李龙笑了笑,很少看到陶大勇这么低姿态,其实挺好。想要把日子过好,就别想着太多。有些时候主动露出笑脸,真就没想的那么低三下四。 “就剩下修了,其实你们一个人在这边修,一个人已经可以过去那边冰窟窿掏鱼了。”李龙提着建议,“那边冰窟窿一晚上没,鱼肯定都聚拢过来了。” 李龙这么说,兄弟两个也反应过来,刚一开始想着轮换着快点把冰窟窿打开,所以都在这里。 眼下修冰窟窿是细活,就不需要两个人轮换了。 “大强,你去那边抄鱼,我在这里再弄一弄,这边就好了。”陶大勇主动说道。 “哥,你过去吧。这冰窟窿我打过好几个,我会,你去抄一抄,看能不能上鱼。”陶大强拿起抄网塞到他哥的手里,推了他一把,“试一试,反正今天咱们也没打算多弄多少鱼。” “那……行。”陶大勇提着抄网,对李龙笑笑,然后就过去那边了。 陶大强拿起铁锨继续修着冰窟窿。 “你先修着,我去换我大哥。”李龙看了一会儿,说道。 “好。”陶大强拿着抄网把冰窟窿水里的碎冰抄出来反手扣在冰面上,应了一声。 他以前非常羡慕李建国和李龙的兄弟关系。眼下自己的大哥有了向好改变的行动,他也挺自豪的。 自己这哥,也会慢慢靠谱起来的。这让他想起来小的时候,别人欺负他的时候,他哥陶大勇也是会给他出头,帮他去打那些欺负他的大孩子。 是什么时候有了变化,开始疏远了呢?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种抄网在水里停留一段时间挺有效,今天上午,李家三人抄出来大鱼有十二条,总数加起来得有十七八公斤。 小鱼也有近十公斤。 很多了。 李家三人提着鱼往回走的时候,像是给小海子其他抄鱼的人一个信号,大家纷纷收拾东西准备回了。 都会想着在午饭前,把大鱼送到李家去。 天气寒冷,大鱼基本都冻上了,李龙觉得也没必要再把鱼在外面冻一下,直接可以收进屋子了。 “咱们要不要再砸个冰窟窿?”李青侠在路上突然问道,“咱们三个人弄一个冰窟窿,是不是有点不够了?” “咱就是玩,能捞着最好。”李龙反对,“把自己搞那么忙干啥?轮换着也挺好哩。那冰半米厚,砸个窟窿至少得一个小时……” 李建国倒没说啥,其实他也想过这个问题。 “那不是不捞的时候,觉得闲得慌嘛。”李青侠笑着说。 “那下午就再砸一个。”李建国觉得反正没啥事,家里也就是喂鸡和喂猪。那些猪已经处理了不少。 现在夏天种的地多,猪已经快顾不上了。虽然不当养猪专业户,那五亩饲料地会收回去人,但他们已经不在意了。 李建国打算到明年就把大部分猪都处理掉。除每年养两头年底杀年猪,再不多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