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大?这不成精了?” 其实也不是没见过这么大的鱼,鲢鱼草鱼都见过比这个长的。 但说实话,鲤鱼这玩意儿,长这么大个头,野生的,这么漂亮的是真的少见。 再说鲤鱼本身在华夏人眼里是带着不同含义的,也难怪梁月梅会这么说。 “怕不得八公斤过了。”李建国蹲下,把那条鱼解下来,放在洗衣盆里——感觉一整个洗衣盆,长短好像刚好能放下这条鱼。 “咋也得卖十块钱吧?”李建国又说道。 “不卖,咱留着吃。”李龙直接拍板,“这么大的鱼,卖了可惜了!” “这么大,咋做?”李建国瞪了他一眼,“锅都没这么大……” “剁好几截,大强拿走一截,嫂子家那边送一截……” “那晓霞家也得分一截……”梁月梅插了一句。 “就是,吃了。”李龙直接说,“卖掉可惜了。” “也行。”李建国倒没那么多想法,本身就是李龙逮来的鱼,他没意见,自己自然也没意见,“就是这鱼肉不好做透……” “我知道有个办法。”李龙想了想说,“先养着,等我卖鱼回来,我给咱做!” “那你们两个换衣服去,我们择鱼。”李建国说道。 “不用不用。”陶大强开了口,“又不冷——快点择完,我们还要早点把鱼卖掉。” “你不冷?”李龙问了陶大强一句。 “不冷,看这么大鱼,热着哩。” “那行,择吧。”李龙现在也不感觉冷。 八条网择完,除去那条最大的,其他鱼至少得有七十公斤——就这还有一些鱼因为网落水后掉了。“大强,你家里没秤,你回家拿个盆,差不多盛一公斤鱼的那种。”李龙说道,“一次一盆,就按八毛一块,别让别人挑,挑大的小的就没人要了,也别让人在水里和拉,把鱼各拉死了,就卖不动了。” 李龙给陶大强说了一些经验,陶大强点头后,回去换衣服了。 “大强要单独卖?”李建国问。 “嗯,他说拿十几公斤试试。”李龙点头,“我让他去县市场里卖鱼,我直接驮到石城卖鱼去。这几十公里,县里卖的太慢。” “行。”李建国说道,“你也快换衣服去吧,这一身湿的……” 陶大强过来的时候,拿着一个袋子,一个搪瓷盆——李龙看了看,盛一盆鱼也就是一公斤二三的样子,他对陶大强说: “你就要一碗一块,你说这一碗能盛一公斤多,记住,不能挑啊!” “好。”陶大强有些兴奋,自己要独自卖鱼了,他还有些紧张。 每次看着李龙在那里如鱼得水的卖鱼卖肉,他就是羡慕的很,也想成为那样。 试试吧。 经过争执,陶大强最终还只是拿走了不到十五公斤的鲫鱼,剩下的李龙分装在两个尿素袋子里,和以前一样,拿麻袋片子垫在后座上,等李娟吃完后,李龙带着她骑着车子就出村了。 “娟他爸,真吃啊?”看着盆里那条漂亮的大鲤鱼,梁月梅还是有犹豫,“我就觉得这鱼可能成精了,你看大强的脸没?应该是叫这鱼扇的。” “吃,有啥不能吃的。”李建国才没有那么多的心理负担,“既然小龙说吃了,他还给做,你管那么多干啥?地里草还没锄干净哩。今天得把苗间完,草锄掉,剩下能轻松几天了。” 梁月梅抬头看了看,天上有几朵云,她笑着说: “今天还算是好天,那来,把鱼抬厨房里,咱们下地。” 李龙把李娟放到小学门口,然后停在那里等着。 十几分钟后,陶大强大步的走了过来,李龙指了指后座说: “来,上来,坐自行车快些。” “龙哥,我不坐了。你快点去石城吧,从县里到那里还要十几公里,你得骑四五十分钟哩,指不定我到了县里开始卖鱼了,你还没到呢。” “那行,我走了。”李龙觉得也是这个理,他看陶大强很兴奋,便也没说啥,蹬着车子就快速走了。 到了大院子,李龙取了盆和秤,锁好门,直接去了石城。 路过玛河大桥的时候,他看到河里水已经很大了,即使如此,还有人在上下游岸边寻找着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