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龙记得父母都活到了九十多岁,所以不在这一时半刻。 这事确定后,李建国又给李龙一个任务: “我割五公斤肉,你提着带着红纸去顾家,让顾大哥给写两副对子。” “行。”还有十来天过年,这是必然要准备的,李龙也没多想。 等到了顾家,顾晓霞开的门,看到李龙提着东西还有些意外。 “我哥让你爸给我们家写两副对子,这是润笔。”李龙扬了扬手里的肉。 “小龙过来了是吧,快进来。”里屋传来了顾博远的声音。 李龙把肉递给顾晓霞,拿着红纸、毛笔和墨汁进了里屋。 “小龙不错啊,还知道润笔。”顾博远笑着说,“看来乌城没白去。” “我听我哥说的。”李龙笑笑,把裁好的红纸放在桌上,“顾大哥,你身体好些了吗?” 顾博远是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至于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原因李龙不清楚,但无非就那几种。 “好多了,还得多谢你的鱼和肉。”顾博远笑得很洒脱,“这个冬天你能干得很啊,我也跟着沾光了。” 李建国送来两回鱼和肉,让顾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那我哥还说了,要没你,他估计在这里都呆不下去了。” 李龙清楚得记得李建国说过好几次,一个就是顾博远给他的窝窝头,第二个就是李建国准备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碰碰运气的时候,顾博远的话让他留了下来: “我去过全国不少地方,到这里我就不想走了,为啥?这里地方大,能种稻子,水洼里就有鱼。有米有鱼,地广人稀,其他地方未必就好过这里,留着吧。” 李建国就留下了。别的不说,至少那些艰苦的日子不挨饿了。 “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难为他还记得。”顾博远把红纸铺开,问李龙: “想写啥样的?” 这年头对联其实没那么多讲究,李龙笑着说: “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的。” “那就太容易了。” 顾博远略想了想,挥笔就写了起来,还真是通俗易懂: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