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们中的不少人,应该是当年徐福带来的那些童男童女的后人,起码是有点血缘关系的。” “只不过我的观点,会伤害到你们脆弱的自尊心罢了。” 笠原祐太在旁边阴阳怪气的说了一通,但是尾上雄太却罕见的没有任何反应。 他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来。 自己挖出了秦朝的徐福的名册?是他手下的人的名册,还是他的族谱?还是他奴隶的名册? 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奈良这里的古坟时代的遗址正下方? 难道这里在古坟时代是一个大型的墓葬,徐福的后代们围绕他们祖先的墓葬建的? 底下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还有……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释了,尾上雄太短时间内根本想不清楚,他像老年痴呆了一样,拿着那个写着“秦之徐福”的青铜签,呆呆的站在边上。 笠原祐太看到他这幅模样,有一种胜之不武的感觉。 无聊,这不是他想要的胜利。 他转而看向还在噗呲噗呲挖土的两个年轻人,指挥道: “夏目桑、羽田桑,你们先停一下吧。” “这个遗址,可能是我们考古学研究室今年最大的发现,必须得经过彻底调查,确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遗址,再进行详细的发掘。” “咱们就这么漫无目的挖,容易漏掉东西。” “对,笠原老师说的对!”尾上雄太这时候才反应过来,附和着说道:“先收拾一下挖出来的东西吧,我们需要开个会。” “行!” 羽田龙二立刻同意了教授的意见。 因为他刚才看了一下,比较重要的姓氏都挖出来了。 他给张扬的名单可不是乱写的。 上面每一个人的名字,对应的后人,都在如今的霓虹考古界,或者文化界,有一定的地位。 最次的,也是笠原祐太这样的专业学者。 从第三方的角度看,这样有点刻意,但是有一个能让所有人满意的解释,那就是: 名册上的人是当年从秦朝来这边蛮夷之地开荒的人,他们的后代更聪明一点也很合理吧? 毕竟开化的早啊。 就像非洲黑人和美洲白人一样。 虽然血统论有点迷信,但是在霓虹,在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眼里,血统的说法还是很吃香的。 甚至笠原祐太在去开会的路上,已经和尾上雄太聊了起来: “没想到啊,咱们的祖先竟然都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文明人。” “你说咱们的祖先是不是也相互不对付啊?所以咱们两个才天生看对方不顺眼?” …… 半个月后,奈良弥生时代古遗址发掘,阶段性成果展示,在东大召开了发布会。 会议上,发掘委员会负责人的笠原祐太,向社会各界简单交代了目前的成果: “本次考古发掘,目前共发现公元前2世纪的各类青铜器37件、陶器18件、铁器5件、骨器57件、木质工具113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秦之徐福名册》。” “这是一部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末到1世纪初的铭文典籍,上面用的是秦始皇统一后推行的秦篆书写。” “内容主要记载了徐福东渡以后,为了融入本地的族群,给后代改为本地名字的事。” “涉及到的姓氏目前发现了29个,具体的姓氏会在发布会后对公众展出,欢迎大家查看。” “其他更多相关的发掘研究,还在进行中,请大家持续关注……” 这段发布会的内容,三天后才传到青州。 张扬看完以后,递给了身边的两个姑娘。 同时自己问对面的祝如烟: “他们真认徐福当祖宗了?怎么感觉我们帮了他们大忙啊!” “要不要找个机会把这个事给点了?” 虽然自己做的东西被小日子的专家学者当成真的,还展示出来,对张扬来说挺有成就感的。 甚至一下子加了两百多万的认可值,感觉都花不完了。 但想到这些东西会被小日子放进他们的博物馆里,用来论证他们的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还是有点膈应。 之前小日子可是一直到了公元6世纪,汉字传过去,他们才有文字的。 这一下子就往前推进了700年。 祝如烟听完张扬的话,捂着嘴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