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身边还有跟拍的摄像师和拿文件的秘书。 这种团队配置,一看就是成功人士。 而且队伍里有个人,张扬还有点印象,应该是市出租车公司的刘总,也就是那个“老六”刘强华的亲爹。 刘总都只配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吸尾气,说明领头的人有点实力。 这个队伍,明显是冲着青州大学的展台来的。 负责这边展台的老师,赶紧出去迎接,并且帮忙讲解。 “你知道这是谁吗?” 张扬小声的向沈依依打听道。 排场有点大啊,还有省台的记者拍照。 “不知道啊,不过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 张扬好奇的问了一嘴,转过头一看,沈依依掏出手机,正在给领头的那个人拍照。 哦,这是要动用家里的关系问问。 不对,她在网络识图! “牛逼啊,能识别到吗?”张扬感慨道,凑上去看识别的结果。 没想到网上还真有这个人的资料: 蔡洪新,新加坡某华人商会的副会长,同时也是青州大学的杰出校友。 张扬看了一下,人家是10年毕业的,算一下到现在,也就36岁的样子。 这个年纪,他已经是商会的副会长了。 就等他爸爸从会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他的身家就会上涨到百亿级。 这个蔡总,除了副会长的身份外,还是个天使投资人。 不过能有这么大的排场,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校友”+“华人富商”的双重身份吧。 双BUFF确实会厉害一点。 “这个人感觉跟我们没啥关系。”小沈悄悄的对张扬嘀咕道。 因为这会儿,蔡总正在看展台上的机器人,表情非常的认真。 青州大学的展台这边,高科技成果居多,其中各种机器人又占了大半。 小沈的青铜编钟,估计是科技含量倒数第二最低的。 最低的应该是隔壁农学院培育的无刺鱼。 不过张扬刚才去试吃了一下,感觉比一般无刺的巴沙鱼要好吃,也很有投资价值。 所以算下来,小沈的作品是最没投资必要的。 张扬戏称她是“凑人数开游戏的”。 “就算没啥关系,你也得笑脸相迎啊,来了来了,注意笑容自然一点。” 看到大队伍走过来,张扬赶紧催促小沈站了起来。 “咦,这是青铜编钟吗?” “咱们历史学院什么时候有这项技术了?” 蔡总站在展台前,惊讶的合不拢嘴。 负责展会的老师不懂这些,赶紧看向沈依依: “依依,你来给蔡总介绍一下吧。” “他是经管院的学长,你不用紧张。” “蔡总,这位是咱们历史学院的小沈,这些青铜器都是她自己亲手制作的。” “这么厉害啊!” 蔡总的脸上露出了怪蜀黍的微笑,不过不是冲小沈,而是冲桌面上的青铜编钟。 在小沈给他介绍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给旁观的张扬一种感觉,那就是: 蔡总很想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