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武都回来后的几天时间,张扬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陶器制作上。 跟着师傅学了这么久,他的生活一直都是和青铜器相伴。 吃饭、睡觉、青铜器。 这次置办了坯车,在家里练习拉坯,生活终于不止青铜器的金色和绿色了。 还多了陶土的黄色。 坯车的转轮“咻咻”的转,张扬的手捏来捏去,一步步捏出自己想要的器型。 有一种电视节目里陶艺课的感觉。 还挺有意思的。 沈依依本来在研究用药水煮铜镜,愣是被张扬吸引了过来,嚷嚷也要学。 不过张扬以“贪多嚼不烂”为由,驳回了她的请求。 “干一行,爱一行,年轻人什么都学只会害了你。” 小沈想到自己未来的论文,强忍住了手搓陶罐的冲动,没有再打扰张扬。 摒除掉了女人的干扰,张扬的进展飞快。 当然也必须快一点。 从在古玩市场把东西买回来的那天开始算起,他要在七天内,把仿品给仿制出来。 不然就来不及退款了。 幸好他把陶器各方面的能力提升的很高。 动起手来如有神助。 在开工三天后的下午,第一批魂瓶(五联罐)就出窑了。 这一批进窑的有12件。 通过控制窑内的空气,可以人为制造出还原气氛,很容易就能烧出灰色的陶器。 早在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先民就能烧制灰陶了。 这对解锁了能力的张扬来说自然不难。 但烧出来是一回事,烧出来能用又是另一回事了。 颜色太深、太浅、或者不均匀,都不能满足高仿的要求。 这12件里,张扬只挑出来4件能用。 后面做旧阶段又损耗掉了一半。 最后就剩2件能看的。 张扬把两件东西摆在工作台上,兴奋的握了握拳。 四天时间,光速完成。 和旁边自己花五千买的那件,简直是一模一样。 “师兄,这就是你这几天的成果啊?” 小沈凑到张扬身边,打量着桌上的魂瓶,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对啊,看着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就是有点怪。” 小沈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 看得出来小姑娘心里有话,张扬冲她笑了笑,鼓励道: “没事,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 “干我们这行的,很容易对自己的作品有滤镜,所以外人的建议很重要。” “是吗?那我可就直言不讳了啊。” 沈依依伸出手指,指着魂瓶上堆塑的人物说: “这东西,我看起来有点瘆得慌。” “感觉很像东南亚那边养小诡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