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天吧,你能搞到几台?” “六台。” 周国庆说完,怕唐念念觉得少,忙说道:“六台足够了,以前我上班的厂子,也只有十几台机器,产量足够了。” 唐念念确实觉得有点少,不过也没关系,可以从小做大做强。 “主要做出口,到时候参加广交会,搞出口份额!” 唐念念记得现在是有贸易交流会的,五十年代就有了,专门做出口的。 客人都从海外过来,对岸也有,哪怕动乱那些年,广交会也没断过,每年都坚持,一年应该是两次,春季和秋季各一次,交易地点在羊城。 “广交会我想办法,名额有限,基本上给沪城的大厂了。”周国庆面有为难。 他的计划是,先在省内打开路子,等厂子上了规模后,再想办法搞广交会的名额,做大做强。 “先把厂子办起来再说!” 唐念念没承诺会搞到广交会名额,她自己也没底,主要是她对广交会这玩意儿不太了解,回头了解下。 等厂子办起来,搞出时兴的发卡了,才有底气说话,现在空口白牙的,说了也没人信。 周国庆使劲点头,“对,先把厂子办起来,我今天回乌城,把剩下五台机器拉过来!” “不用,我去乌城拉,你给我说个地址。” 唐念念懒得麻烦,直接开车去乌城就行,诸城和乌城挨着,开车当天就能来回,用不着住旅馆,也用不着介绍信了。 周国庆自然乐意,便写了地址,他的字端正大气,很有风骨,显然是练过的。 “乌城白塔公社月形大队周国庆……” 唐念念拿了便签纸,看了眼地址,一开始并没放在心上,就要将纸条塞进包里,可随即她心里咯噔了下,又拿起纸条看了眼。 白塔公社月形大队周国庆。 这地名和名字连在一起,听着怪熟悉的。 唐念念很快想起来了,她以前去这地方出过差,虽然是个小小的村子,但人均富豪。 这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办厂,除了机械厂外,最多的就是小工艺品,像发卡头饰这些。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周国庆。 村里就有周国庆的雕像,立在村口,进村的人都能看到,唐念念的时代,周国庆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月形村的人,都记得这个带他们致富的前辈。 “要不是周国庆最先办厂,我们村连饭都吃不饱,哪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唐念念记得很清楚,月形村的人都是这样说的,提起周国庆只有感激和膜拜。 所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