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枪炮齐鸣(中)-《新宋英烈》
第(2/3)页
说到这儿,李俊武顿了一顿,看了一眼周磊,示意他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子弹制造方面的困难。周磊立即接口道:“大哥说的没错,武器研绝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就拿大家所熟悉的子弹的加工制造来说吧,即便老九他们能为武器科提供各类新型火药做引爆药、射药,可子弹本身的机械加工也是一大难题。咱们手中能够用于机械加工的现代装备只有抢修车上的一台简易机床,这台设备加工各类简单工具还成,可加工子弹就没有这个功能了。
你们所熟悉的那种子弹,光是一个弹头,就分弹头被甲、铅套和钢芯三部分。其生产工序要几十道,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想要加工子弹,最起码也要有进行‘引伸加工’的冲压机才成。可现在团队手中并没有这类设备,虽然机械科在全力以赴的想办法,但是想要取得突破,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
所以,大家要多一些耐心,千万不要以为今天炼出了好钢,明天制造出了新型火药,后面就能人手一把自动步枪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武器的更新也要一步一步来。说一句给大家泼冷水的话,大家心目中的那些近现代武器距离批量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便是按照乐观估计,也要到今年年底才能有一定的眉目,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能够完成对保卫部和军事部所有成员的换装就算不错了。而且,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还是这两个部门不会大幅增加人手,同时团队的财政状况又能够支持。
毕竟以咱们现在的条件生产这些现代化枪械,是需要花费大价钱的。别的不说,光是制造子弹消耗的铜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中国又是一个缺铜的国家,咱们制造子弹的成本可想而知。”
李俊武和周磊的一番话,把那些好高骛远的家伙给点醒了,让他们明白了自己之前那些想法的不切实际。以钱远山、曾志林为的军事部和以徐绍安为的保卫部,两个部门的与会者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扩大会议上做了检讨。
这样一来,武器科提出的,生产前装滑膛炮的议案也就自然而然的获得了通过。根据团队各处居住地的实际情况,委员会决定在“静园”、“凉园”和飞龙寨装备火炮。当然,这几处的面积、用途都有区别,所以火炮的数量和口径也不一样。其中“凉园”装备的最多,为六门一百二十毫米炮和十二门一百毫米炮;飞龙寨居中,为四门一百二十毫米炮和八门一百毫米炮;“静园”最少,只有六门一百毫米炮。
这次的造炮计划加在一起,总共要造三十六门各种口径火炮以及相应的炮弹和火药,预计将花费三万贯银钱,耗时近半年时间。可以说,这是一笔巨额投入,如果不是团队拥有玻璃制造这项一本万利的买卖,同时“塘沽盐场”很快也将为团队提供巨额利润,这样的投入委员会是想都不敢想的。
造炮计划制定出来了,会议也就随之结束,具体实施就交给武器科和材料科来负责了。在武器科和材料科全力以赴制造火炮的时候,阴历七月初十,刘文东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黄铁矿。
在杨新和楚老板的带领下,一支由数十匹骡马组成的庞大商队抵达了良乡,为刘文东送来了第一批一万斤黄铁矿。不过,出于保密方面的考虑,杨新并没有带着商队直接去“凉园”,而是将他们领到了“静园”。
随着科技部搬往“凉园”,此时的“静园”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热闹。除了徐绍安外,就只有负责保护后备力量培养部辖下那几十名孩子的保卫二科及“静园警卫班”了。所以,当杨新带领商队抵达“静园”的时候,只有徐绍安和二科的负责人程飞两个人出来迎接他们。杨新将楚老板介绍给二人认识后,众人就一起来到“静园”的前厅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