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回光逆日》
第(1/3)页
“少爷,您慢点!老王跟不上了。”一位老人跟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在大街上跑。
少年相貌清秀,一身衣服十分布料普通,唯一值得一题的是衣服的样式,并不是一般少年甚至说不是普通人穿的,有着护肩护腰下摆和内衬拥有一定的防御力,是一身练武者穿的练功服,或者说勉强可以叫一身布甲了。
“王伯,你太慢了,你去跟着我爹吧,别跟着我。”少年一边笑一边加速跑开,穿着比普通衣服沉重不少的布甲丝毫没有影响少年的速度,可见少年的身体还是很强壮的。
老人一听大惊道:“少爷,这是你第一次来郓州,人生地不熟的,别乱跑。”说着也加速追上去。
不过毕竟还是少年腿脚灵便,在小巷中七拐八拐将老人甩掉,转头向一条小巷跑去,根本不在乎王伯的劝告。
对于少年来说,郓州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相对于郓州少年家所在青莲镇就如乡下一般,头一次进这种大城市,心中自然是欢喜万分,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在这座陌生的城中会遇到什么。只是一味的疯跑,没有目标,或者说目标首先是甩掉王伯,凭自己的直觉随便跑到哪。
不知不觉眼前的巷子已经到了尽头。一阵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寒意,少年打了个哆嗦。面前是一片宽阔的河流,正值秋天刚过雨季水面大涨,比河道往常宽阔了不少。河面波光粼粼,远处群山环绕,树木在这深秋时节纷纷落叶,满山枯黄说不处的凉意。
少年渐渐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的大河,忽然听见一阵悲伤的筝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心中没由来的一阵难过。正想转身离去,忽的看见河边一座亭子,不知为何心中竟变成一片空白,呆呆的向亭子走去。
等到走近亭子,少年略微清醒了一点,抬头打量着亭子,雕栏玉砌,朱颜尽褪,瓦破苔生,一片破败景象。一块蛛网遍布的旧匾写着秀气的三个字“霄岚亭”。
少年眼神一转,古筝的乐声正是从亭中传来,亭中正坐着一位穿着华丽头发斑白的老妇人正面对河水背对少年弹奏着面前的古筝。少年心中一阵奇怪,刚才为何不由自主的向亭子走来,怪哉!
似是有感应一般,在少年踏入亭子时筝曲嘎然而止,老妇人侧脸看了一眼,身体不知为何突然僵硬了一下,然后站起身转过来,竟是面带惊喜的笑看少年。
少年被吓了一跳,倒退了一步,不知道老妇人为何如此大的反应,更不知道她为何一副认识自己的样子,看着她见到自己这般惊喜好像还是很熟的样子。同时他也看清楚了,老妇人的脸,并不像想像中那么苍老。从背影上看这老妇人至少有五六十岁,可看着脸连皱纹都很少看上去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风姿绰约,相貌还留有几分风韵。
渐渐的,老妇人笑容收敛,眼神越来越深,盯着少年的面容,似乎要从他脸上找出点什么。
正在少年被盯的一阵发毛时,老妇人终于开口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张了张嘴,看着老妇人陌生的面孔,不知为何硬生生的收住了“凭什么告诉你”之类的话。片刻,低声道:“卫郁秦。”这完全不符合卫郁秦的性格,可不知为何,如本能般就回答出来。
老妇人突然笑了,笑得很灿烂,但他同时双眼一红,流下两行清泪。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就会明白老妇人这是高兴至极而流下泪水,而卫郁秦不过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却还不明白这些,在他心中高兴就笑伤心才会哭,可这又哭又笑……
卫郁秦显然没见过这种架势,被老妇人又哭又笑给吓了一跳,结巴道:“老奶奶,你…你没…没事吧?”在卫郁秦的家教中头发发白的要叫老奶奶,而那老妇人显然不是很适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