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釜底抽薪 智战鄱阳湖-《魂断庐山》


    第(2/3)页

    大家正在苦恼的时候,忽然岸上传来喊声:“老大在吗?”肖雄听见声音有点耳熟,出来一看,在一盏马灯的照映下,只见小酒店的老板正在朝着这里喊话招手。

    “在,在呢。”肖雄赶紧下了木排,朝岸上走去。走近一看,见小老板的后面还跟着一个人。只见这人身着西装,脚上穿着一双铮亮的皮鞋。年龄约莫四十来岁。

    “这位先生是……”肖雄连忙朝着小老板问道。

    “哦,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日军驻本县司令部的翻译官管先生。”

    “失敬,失敬。”肖雄连忙作揖道。“不知阁下找我有啥事?”

    “肖老板,听说你们的木排是准备运到九江去的?”

    “对对。不过不知皇军为何不让我们走了?”肖雄连忙问道。

    “前面有战事,现在封河了。不过,你们呆在这里一定很着急。这样吧,明天我就让你出发,离开这里,怎样?”管翻译官微笑着对肖雄说道。

    “哎呀,管先生真是个活菩萨,那我们大家谢谢您。今晚我请您喝酒去。”肖雄不停地说着谢谢。

    “不过,你们明天一律听我安排。否则,不但木排走不了,连脑袋也难保哦。”

    “放心,一切听您安排,听您安排。”肖雄赶紧不停地点头,把两人一直送到街上,临别还把一叠钞票塞在了管翻译手中。

    大伙儿一听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去到九江,一齐高兴坏了,因为去九江必定经过吴城。这下大家情绪非常高昂,好像明天就可以回到部队与小鬼子厮杀了。

    大家真是有种久旱逢甘霖,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就叫“瞌睡遇到枕头”了。

    肖雄默默地想了许久,猜不透鬼子玩的是啥花样。他和大伙商量,明天见机行事,不可莽撞,一切听从自己的号令。他们把明天的暗号一一告诉了大家,大伙儿都把暗号牢牢记在心里。

    第二天一大早,只见管翻译官就来到岸边,他吩咐肖雄他们把木排往下游放一段,停靠在码头上。

    他们刚把木排停稳,只见立即上来了一小队端着刺刀的鬼子。他们一上来,就把大家统统赶下了木排,让他们先把几块油毡布铺在四挂木排的中间的两挂上。然后让他们把堆在码头上的木箱子和其它物资搬上木排,码在油毡布上。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东西放好再说。肖雄和张山也搬了几箱,他俩立即知道里面装的是军火。

    不一会儿,东西装好捆扎稳当了,又用油毡布盖好。鬼子们就守卫在堆着像小山似的物资周围,不让人靠近。这时开来一艘鬼子的轮船,看样子船的马力还较大。轮船停靠在木排下方,上面的人从轮船下到拖着的一艘木船上,抛下钢缆拴住了木排。

    哦,原来是把我们木排当大货船用了。肖雄暗暗想着。

    管翻译官坐在轮船上,他对肖雄喊道:

    “肖老板,让你们的人站在木排的两边,保护好木排。我带带你们去吴城。

    “呜――”的一声鸣笛,轮船开动了。肖雄和队员们把木排撑到了修河中央,轮船拉着木排朝下游驶去。

    从修河去到吴城大概六十里水路。三月的修河,还处于枯水期,从涂家埠到吴城的这一段属于下游,河面很宽,因此水流更显得缓慢,加上河边是大片的沙滩,河水不深,只有靠近河中央的窄窄的河道才能行船。这样前行的速度就不快,估计得七八个小时才能到吴城。

    “大家看紧点啊,手要拿紧竹篙啊,别让木排搁浅了。要不就得在排上吃晚饭了。”肖雄大声地吩咐道。大家知道,肖雄是要队员们谨慎一点,不要大意,免得耽误大事。

    一路上,只见修河两岸的河堤上,拿着包,扛着行李,牵牛赶猪逃难的人群一拨一拨地往上游方向赶去。呼儿喊女、牛叫犬吠,一片忙乱慌张的情景。河面上不时有船从下游开来,船上有许多的伤兵。

    离吴城大概还有五六里地的样子,就隐隐听见隆隆的炮声和爆炸声。可能是从九江方向开来的飞机也不时呼啸着朝着吴城方向从头顶飞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