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回:连捷-《烟花散尽似曾归》
第(2/3)页
说完了,穆成业冲着连捷一拱手,就领着人去处理塌掉了的小半边城楼去了,留着连捷一个人抱着铳刀站在原地。
他站了有一回儿,后面的人才跟来,为首的果真是几个国子学的学生,穿着襕衫,一瞧就是瞧出来。可再往后跟着的,看着就不是了,看打扮,贩夫走卒一类的应当是一应俱全。
为首几个学生到了连捷跟前,冲着他一揖,问道:“大人,我们此回在城中写檄文,统共募得了义勇两千,如今都在这里了。”
果真,后面乌央乌央站着好大一群。
连捷叹了口气,和这学生说道:“如今乱军退去,不过是因为下雪火器无法用,必然还要再来。援军抵达之前,南京城务必要撑下来。好了,你领着人,先帮着穆指挥使修补城墙、填埋尸体和救治伤员罢。”
那学生点了点头,领着募集来的义勇四散开来了。
铳刀没有刀鞘,连捷又不会武,顶多能算个体魄强健,抱着这东西也不会用,生怕伤着人。
于是他在人群中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当初把铳刀拔下来送给他的兵士。
小伙子才十六七岁大,个子不高,满脸黝黑的,正吭哧吭哧帮着抬伤员。忙完了一趟,听见连捷叫他,赶紧跑过来,往身上擦了擦手,对着连捷嘿嘿笑。
连捷跟他道谢,他倒是怪不好意思的,最后弄得搞不清楚究竟是谁在谢谁了。连捷害怕这小兄弟害臊,于是没敢和他多说,就让他忙自己的去了。
这铳刀是当时炮弹落进城里的时候那小兄弟拔下来递给他的——说等城破了,要大人拿着防身。
而后就自己一头扑上城墙去了。
连捷想到这儿就心酸,一心酸就想痛骂乱军。可是又想想叛军是因着甚么反的,他却又骂不出来了。不仅仅是贪腐和军粮供给不上的原因,大衡重文轻武惯了,连南京指挥使都习惯性的自轻自贱,没人把这群给大衡卖命打仗的人当回事儿。
再者说,这倭患又是怎么闹起来的,刚开始还都是东瀛倭寇呢。到后来,这沿海的倭寇就全都成了自己家的老百姓!今天还是邻里邻居笑脸相迎的,明天就不知道谁脸一抹当倭寇去了。日子难过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