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慕尼黑-《共筑未来》


    第(2/3)页

    “而且德国人的酒量很好,喝啤酒,一喝就是一大杯,真是非常过瘾!”

    “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城市的历史!”罗宾说,“慕尼黑地区最早的居民点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1158年是慕尼黑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年份,因而被推定为该市成立的年份。”

    “慕尼黑所处的地域属于阿尔卑斯山冰川前缘地,位于一片沙质高地上,这片高地的北部为一片非常肥沃的燧石区域,已经不受阿尔卑斯褶皱运动的影响。”

    “而在其南部地区,覆盖着冰碛丘陵,位于两个地带之间的慕尼黑附近,则是冰河作用形成的冰水沉积带,在沉积物变薄的地方,地下水就渗入沙砾层表面并注满这一地区,导致在在慕尼黑北部形成沼泽。”

    “慕尼黑属于大陆性气候,并且受到邻近的阿尔卑斯山的强烈影响,由于该市接近阿尔卑斯山脉的北坡,海拔高差大,降水量较大。”

    “经常会意外地落下猛烈的暴雨,昼夜及冬夏的温差非常之大,来自阿尔卑斯山上干热的焚风能在几小时内彻底改变温度,甚至在冬季也是如此。”

    “慕尼黑的动机还是非常冷的,这和其他城市是不一样的,特别是12月份到第二年的1月份,真是非常冷,平均气温为零下2℃,冬季至少会积雪2周时间,要持续到3月份的时间,气温才会有所回升。”

    “德国有些城市比较暖和,有些城市冬天比较冷,还是要看地理位置!”

    “慕尼黑水资源较为丰富,由于南高北低的自然优势,来自阿尔卑斯山的大量冰雪融水和地表径流互相融合汇聚成众多河流,最主要的伊萨尔河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孟文杰点头说,“是的,之前罗宾先生也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地区,有充足的水源还是非常重要的,人必须有食物和水源,才能活下去!”

    曲丽华想到,“有食物、水源,还要有空气,呼吸才能顺畅快!”

    “是的,这个条件缺一不可,都是对人类非常重要的,人要存活在世界上,除了一些自然资源,还是需要一些城市资源,我们人类已经无法在野外生存了,有的时候我觉得动物还比我们了人类更加适应野外生存环境,而现代年轻人已经习惯了提供的物质条件了。”

    “比如城市里的房子,汽车,地铁,公车,一些交通工具,手机和互联网,很难想象如过没有互联网和手机,我该怎么生活?”孟文杰自嘲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