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痴迷收藏瓷器的强力王-《共筑未来》


    第(2/3)页

    “哦,他们欧洲人是以他们的审美来命名他们所收藏的瓷器!”孟文杰说。

    “是的!”罗宾点头,“他们向往神秘的东方文化,又不太会精准的用中文来表达,欧洲人还是习惯于用他们惯有的思维去思考,那是他们的习惯了,他们看到很精美、很有趣的中国瓷器就爱不释手,一定要收藏。”

    在东非塔纳湖的马里岛上,一座古老的教堂里,一个精美的中国明代青花瓷坛,成为埃塞俄比亚国家级的祭坛,它被十六世纪后期埃塞俄比亚著名的万王之王察丹格尔挑选为他百年之后的栖居地。

    十七世纪后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通过法国商人,在景德镇做了他与夫人在一起的瓷器塑像,塑像里的国王夫妇,身穿中国丝绸做成的中国式服装,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他之所以这样做,或许因为他认为只有中国丝绸、中国式服装和中国景德镇的瓷器,才适合体现他贵为国王的气质和他们夫妻的完美爱情。

    “那个时期,还是有很多欧洲人喜欢中国瓷器、中国丝绸,中国的商品真是太有吸引力了,做得非常的精美,瓷器上面还雕刻了很多花纹,造型精美,具有东方美,这是欧洲缺乏的,物以稀为贵,越是没有,越是具有吸引力。”

    俄国彼得大帝曾经专门订购过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也是一个酷爱中国瓷器的王者,她在自己的王宫内专门设置了玻璃橱柜,陈列包括景德镇青花瓷在内的中国瓷器,以彰显王宫的威严和高贵。

    波兰王约翰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有专门用来收藏中国瓷器的瓷宫,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布卡普·撒莱宫的大厨房里,陈列着一万多件中国瓷器。

    “可见中国瓷器受到了这么多人的欢迎,中国瓷器很有魅力,以东方韵味,东方独特的文化,和东方的细腻,典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这是中国商品的魅力,可见当时的丝绸之路对欧洲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和深远。”

    罗宾带着大家去看一套六件套的中国青花瓷瓷器,有一个大茶壶,围绕着它,还有五个小茶壶,造型各异,做得十分精巧,上面的图案相互呼应,真的非常好看。

    “哇,真是太美了,怪不得欧洲这么多人都喜欢中国瓷器,这么多年,保存这么好,真的很好看!”曲丽华赞叹道。

    “那么多外国的皇帝、王者疯狂地热爱着中国的瓷器,他们争先恐后地用专门的宫殿供养着那些生长在瓷壁上的青花植物,让这些来自中国的蓝色花朵盛开在自己掌控的国土之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