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奎德林堡-《共筑未来》


    第(2/3)页

    教堂的侧廊还保管着教会的宝物,最珍贵的是圣塞尔巴提乌斯的圣遗物箱和《撒母尔圣福音集》手稿本。

    “在这里,既然有商人居住区,也就是比较富裕的地方,也有难民居住区,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有一种城中村的感受,有的地方看上去富丽堂皇,特别发达,有的地方,又能看到贫困和饥饿!”

    听着罗宾的讲解,曲丽华的心也沉了下去,有点儿感慨,一座城市一边是富人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另外一边是贫穷和落后。

    这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十分感慨。

    护城河沿着防御城墙呈现不规则的轮廓,部分城墙受到保护,老城中狭窄、曲折的巷道,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城市的新建部分有统一的规划,建造于公元12世纪,形成中世纪的格局。

    老城的中心靠近城市主要广场,是知名的市场,山上建造有城堡,城堡附近环绕着建筑,组成这个城市独特的核心。

    留给曲丽华的印象,这座城市,还是极其富有德国的特色,一些欧洲常见的建筑风格在这里都能找到,例如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遍布整座城市,形成奇特的建筑景观,数量众多的精巧而有光鲜的木质住宅沿着城市弯曲的街道与城市广场接壤。

    曲丽华很是好奇,问罗宾:“为什么中世纪的建筑采用木制,而不是用水泥、大理石作为主要材料?”

    罗宾思考了一会儿,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来欧洲,看到的很多建筑,有很多部分都是哥特式建筑,之前我带着大家已经去过很多地方,大家看过很多建筑都是哥特式的,这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