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我和他们是老同学-《共筑未来》
第(2/3)页
“虽然很多大学生都会说英语,马来西亚的华人英语也说得很好,但毕竟是第二外语,和中国人在一起的时候,我还是喜欢说中文,感觉更加亲切!”
周森和刘大壮坐在车的后排,听着方石说着他的感受,还是很感动。
周森遇到不少华人,他们都是从中国移民到东南亚生活的家庭,这些孩子大多都是跟着父母去其他国家生活的,小杨跟着父母去了柬埔寨,小赵跟着父母去了新加坡,小方跟着父母来了马来西亚。
他们境遇相似,去了不同的国家,稍微有一些差异,小杨腼腆淳朴一些,对物质很淡薄,喜欢随遇而安的生活,不要求要住多大的房子,只求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相互鼓励,相互温暖。
周森和小杨认识以后,也觉得这个孩子挺淳朴善良的,带着周森去柬埔寨的很多景点,也很耐心的讲解,周森问他的时候,他也很有学问,和蔼的解答,平易近人的模样,就像邻家大男孩一样。
虽然已经成家生子了,但还是像一个邻家大男孩那样温暖,彬彬有礼,杨叔人很好,看见周森就邀请他去店里吃饭,招待非常热情,让周森留下了印刻的印象。
小赵穿着就要时髦一些,他跟随父母去新加坡经商,从小在新加坡长大,观念就比较西化一些,体现在个人的喜好,外表穿着追求时髦,会穿比较流行季节的款式,说话也风趣幽默,时不时和周森开个玩笑什么的,而小杨就不会,比较和平,从不和周森开玩笑。
对人很礼貌,很尊敬,这也许和小杨的家教有关,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叔叔代替他的父亲给予了父爱,从小对小杨的管教也是极为严格的,所以小杨一般不苟言笑,对人真诚,感情淳朴善良,时间长了,能感觉这是一个很有家教的好孩子。
而小杨就不同了,他在新加坡长大,新加坡有了很多的外来文化,由于是餐厅里都有西洋乐器,年轻人在餐厅和酒吧能经常看到外国人来演奏萨克斯这样乐器,年轻人唱歌,也受到了欧美歌曲的影响,选择一些英文歌曲来唱。
只有在新加坡的唐人街,才能保留一些华人的传统文化,还有一些年长的父母或是长辈那里,还保留着一些华人的传统文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