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蒋超的表现起到了很好的正面效果。 后面被选中跟随陈墨一起办美食巷的街坊们,也纷纷表态,会坚持下去,不仅捍卫春风里,更是要把春风里打造成金陵有名的美食巷。 接下来的几天里,美食屋停业,但每天不断的有街坊前来学习烹饪。 蒋超跟陈墨学到了五香鹌鹑蛋、煎饼馃子两道菜,这两道菜都可以作为早点来售卖,陈墨这么做也是煞费苦心。 拥有烹饪功底的蒋超学习速度很快,仅仅一上午的时间,就掌握了这两道菜的制作步骤,并且发现了一些自悟的窍门,陈墨品尝过后,觉得虽然口感和自己的略有不同,但总体的味道不相伯仲。 在蒋超之后,陈墨又将其他菜品以一对一的方式教给了在春风里有门面打算跟着陈墨干的街坊们。 这些街坊都是陈墨和柳宗元亲自挑选的人,所有人都有着做菜的功底,即便没有开过餐饮店的经验,但至少也是在家掌勺的。 大概一周的时间,在陈墨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下,20个街坊们,都有了自己学会的招牌菜。 曾经有人问过陈墨。 “陈墨,你把美食屋的菜品都教给了别人,那你怎么办?” 陈墨微微一笑,说道:“我还有新的菜品。” ...... 春风里的自我改造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在柳宗元的建议和陈墨的提议下,春风里的街坊们自发组成了春风里美食巷改造工作小组,由陈墨担任组长,柳宗元任副组长,在将菜品教授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分三步走。 第一步,改造。所有跟着陈墨学习菜品的店铺,进行改造,无论是礼品店、杂货铺还是水果摊等等,统统改造成餐饮店,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 第二步,办证。既然改做餐饮,必然要重新申请营业执照,或者变更经营范围,这一步,陈墨找到了街道办张主任帮忙,协调有关部门做出特殊批示,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了证件的发放和变更。 第三步,宣传。依靠徐明的饕餮影视,春风里在网络上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在网络上,春风里被标记为新的江宁第一美食巷,这个美食巷的口号就是:不止有美食屋。 在这三步进行的差不多的情况下,借助着网络的推广和发酵,春风里的人气越来越旺了! 早晨8点,巷子口的早餐店人山人海。 身为老板的蒋超忙的不亦乐乎。 “老板,要三个茶叶蛋打包带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