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快餐对决(第一更)-《我有一座美食屋》


    第(2/3)页

    从之前几次与阿特顿的接触来看,陈墨是相信这个米其林大厨对于美食的评价一定是公平的,这从自己与肖恩-罗伯特的比赛中就能看出来,同样身为美国人,阿特顿却给予了陈墨最高的评价。

    “好,那么你们可以开始了,时间以半小时为限,注意制作的食物一定要符合快餐的主题。”阿特顿提醒道。

    ......

    快餐,最普通的解释,是一种即刻食用、价格合理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大众化餐饮。

    现如今,快餐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逐渐出现了“快餐文化”和“速食主义”。

    在某些城市,快餐甚至可能跟它们起源的城市历史一样悠久。

    不同的文化之间,快餐的内容也大相径庭。

    在东亚,比较常见的应该是面摊,而在中东,则可能是扁平面包和沙拉的摊子,在古罗马的城市里有贩卖面包和橄榄油的小摊子,而作为西式快餐,通常与汉堡和三明治联系在一起。

    快餐最早出现在德国,中国出现快餐,要追溯到唐代。

    在那个时候,有一种叫“立办”的酒席,便是唐代的快餐。

    根据《国史补》记载,唐代官员吴凑被唐德宗任命为“京兆尹”,要求立即赴任。吴凑在上任前,邀请了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当接到邀请的客人到来时,酒宴已在桌上摆好了。这在当时算是比较新奇的,有些客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吴凑便回答道:“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可立办也。”

    中国的快餐发展较晚,在1987年4月肯德基快餐连锁店进入北京市场后,才揭开了中国现代快餐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肯德基、金拱门、必胜客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涌现,快速的抢占中国快餐市场,也让不少食客产生了对国外快餐的依赖。

    原本在陈墨之前的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餐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国产快餐开始站稳脚跟,与这些洋快餐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但是让陈墨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国的快餐业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苗头刚刚兴起,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这也是为何,当前欧美餐饮凌驾于中国料理之上的原因之一,快餐是饮食文化的基础,快餐市场被垄断,这是任何一名有抱负的中国厨师都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尤其是陈墨。

    ......

    以此为契机,先打掉最强者,这样那些肯德基、金拱门、必胜客之流的洋快餐神话,就会被打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