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 三件事-《人人为我为人人》


    第(2/3)页

    只有何元文依旧闭门谢客,刘德荣想道歉也没门儿进去。何元武想了半天,竟然去镇上给他做了个‘保护集体财产’的锦旗。

    何泽鹏的股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而何元文带着何家兄弟寻上门也没多说什么就和刘家开干,算起来还真是保护集体财产。虽然他是因为私心才去打架,但毕竟没有明说嘛,而且人们不都常说‘圣人论迹不论心’嘛。

    听到自家门前礼花阵阵,不由得何元文不开门查看情况,才把门开了一条缝,何家的兄弟都挤进门:“元文,得了这么大的荣誉,这次可要请客哦。”

    何元武作为治保主任将锦旗递给何元文,感谢他为保护集体财产做出的贡献,又拉着他郑重其事的拍了个照,刘德荣又诚恳的道歉,一向有些虚荣,有些嘚瑟的何元文赚足了面子,又有些飘了起来,早将丢脸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而何泽鹏的事情已经成了既定事实,何元文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吧。

    受到黄家湾村村民在大队部广场上赶活儿的感染,刘家人明白不管稳定与否,抓在口袋里的才是实际的,纷纷放弃不干了的念头,重新坐上机台,村里又恢复了忙碌的景象。

    当然,在大局上虽然是恢复,但正如某位知名作家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就会有纷争,村民又像往日那样龌龊不断。

    偏偏这个时候戴岳不知在忙什么,天天往镇上和市里跑,很多事情只能各个组长商量着办。虽然村民多半会卖些面子,但各组之间协调起来还是有些麻烦。

    就在村干部们不厌其烦的时候,戴岳终于回了村里。回村之后没有问任何的生产状况,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全村党员开会。

    刘集村人口众多,而且一直以来都很支持国防事业,所以党员数量还算可观,刚从城里回来的刘同心,作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自然也要参加这次会议。

    许久没见到戴岳,俩人自然有一番寒暄,听说以合作社今年的盈利,只要全年都参与生产的村民可以拿到一万多的年终奖,刘同心由衷的拍拍戴岳的肩膀:“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这样的收入,村民都可以留在村里,再也不用背井离乡了。”

    会议开始,戴岳是个比较直接的人:“各位,我在刘集村工作一年多,最近在外面转了转,感触颇多,有三件事情想请大家一起议一议。”

    “第一件事,本来应该召开村民大会宣布,不过散会之后由各位口头传达也一样。KS公司决定加大对合作社的采购量,但合作社目前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所以我想着征用大队部对面的八十多亩地建厂房,吸收社会上的职工进厂工作,原则上不支持本村村民进厂,本村内部生产照旧。”

    付立春有些不解:“这么多的地盖厂房,容纳村民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戴岳解释到:“咱们都是泥腿子出身,没有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经验。厂房建起来之后,我想请专业的管理团队来运营。团队运营需要成本,而且建厂的贷款得还,所以厂房里的工价是低于本村内部工价的,大约和本市的平均工资持平吧。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咱们是要建设一个和谐富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办企业,所以这个厂房是服务于本村的,这点主次一定要搞清楚。”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没有人表示不同意见,戴岳接着说到:“第二件事,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我想在村里成立一个业余足球队,去参加年底市里举行的‘贺岁杯’业余足球赛。”

    作为老球迷,刘同心第一个赞成:“好好好,只要足球队能组起来,我老家伙虽然不能上场,但保证每场必到,不管是递毛巾递水还是捡球,我都干。”

    一旁的鄢又成皱了皱眉:“现在村里的活儿那么紧,哪有人去踢足球?再说让这些从没摸过球的人去参加比赛,那不是丢人现眼吗?”

    刘同心瞪了他一眼:“重在参与,没看到村里人天天坐在机台上,都坐出大肚腩了吗,锻炼锻炼有什么不好?”

    鄢又成打斗的劲儿又来了:“敢情不是你这老狗在赶产量,也不想想一天到晚赶得累死累活,哪还有劲参加训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