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 送别-《人人为我为人人》
第(3/3)页
戴岳作为“后勤部长”,时时刻刻保障着大家的后勤供应,就连学生们返校的车都给提前找好。
这么着赶了半个月,WIP终于恢复正常,前一段时间堆积的产品都出货之后,这个月刘集村的出货量竟然比上月高出百分之六十。
按说WIP恢复正常,学生们可以收手,但董泽斌又提议把手上的产品做空为止。反正还有几天才开学,而后面的村民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放假了,产品做空也好给几天时间让他们休整一下。
又赶了三天,后面的产品全部清空,不用戴岳开口,为了表示对学生们的谢意,付立春提议在村里为他们办一席富有本地特色的送行酒。
虽然天气炎热,但这里的气氛更火热,学生和村民载歌载舞,前面很多被投靠的村民也前来凑热闹,和投靠自己的学生依依惜别。
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这一刻天公也作美起来,不再是烈日炎炎,反倒是送出一丝丝凉风。
接学生的车停在村口,那些被投靠的村民扛着同学的行李箱,像送自家孩子去读书一样,一路上叮咛不断。
其他的村民也停下手头的工作,在路边鼓掌欢送学生。
戴岳和董泽斌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相处这两个月来,戴岳经常能从董泽斌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当年戴岳也是学生会的积极分子,也曾组织过同学们一起出去打工。
那时候他也是同学里威望很高的人,做什么一呼百应,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根本没什么困难能够打倒他。
出了社会之后,按说说话做事更成熟,却感觉再也放不开手脚。
这些天戴岳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也许是某个环节没有做好,或者干脆遗漏了什么,所以让他迷失在村民的各种矛盾之中不能自拔。
眼下因为有董泽斌的帮忙,所以几件矛盾的事情能够得以解决,但董泽斌走后,类似的矛盾定然会重演,到时候哪里去找董泽斌帮忙呢?
一路送到村口,村民一句句叮嘱同学们明年再来,同学们站在车门旁久久不愿上车。
董泽斌好言安慰同学之后,过来和戴岳告别:“戴主任,我走了,咱们随时联系,明年再来你可一定要欢迎我们哦。”
戴岳笑了笑:“当然欢迎了。”接着他诚心向董泽斌问出盘桓在心里很久的问题:“小董,在村里工作两个月,你觉得村里和学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董泽斌有些茫然:“村里和学校有可比性吗?”
戴岳郑重到:“不说可比性吧,你就说说按你个人的感觉而言,村里人和学生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董泽斌想了想:“就我的感觉,嗯,学生肯定比村里人要单纯得多。另外,学生们大多数还有理想,村民就不好说了。”
戴岳若有所思的点头,董泽斌叫了两声,见他没答话,便挥挥手回头上了大巴车。
村民们跟着大巴车追出好远,一路上学生不停挥手,村民们不停叮嘱,直到上了大路,才终于和学生们作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