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缺-《仙山上》


    第(2/3)页

    就是他最不能得罪的人之一,是以此刻才会如此恭敬亲热。

    见到这一幕,陈达嗤的笑出声来,笑声里直有不出的快意,“他王老虎再有钱又能怎的?蔡判司不过就是一流外吏都能让他如此巴结,要是科举出身的县丞、县令大冉了还撩?商贾再有钱也只是商贾,读书科举做官才是正道!”。

    还不等陈达这句话完,前面街道上的场景又是一变,刚刚还颇有几分倨傲的蔡判司如同变脸一样躬下身去,至于王老爷就更不用了,腰板子又压低了几分。

    见到这一幕,刚才一直没话的段缺也来了兴趣,“这又是谁来了?”。

    这次来的是个道士!

    洛心雪龙纹鏊洛心雪微柳儿龙纹鏊只看这道士穿着的那一身上好丝绸制成的鹤氅,满县城人就都知道这人是谁,即便没见过也如雷贯耳的听过。

    本县只有一座遵照朝廷敕令修建的官修道观,而道观中也只有观主才有资格穿鹤氅,来人正是本县三清观的观主静云道长。

    见来的是他,王石与陈达反倒不出什么了,本朝开国至今百余年了,只要不是住的特别偏僻,就算是再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道士们的显赫身份,他二人自不例外。

    大盛朝自定鼎之日即诏告下尊奉老君李耳为祖,加尊号为“太上玄元圣皇帝”,立道教为国教。漫下的野道士们

    不算,但凡是在京城大道正衙门备过档有正式文箓的道士可都是归宗正寺管着的,位列六部九寺的宗正寺是个什么所在?那是只管皇家宗族事物的衙门,这意味着大盛朝皇室可是将下道门视为宗人看待的!

    因是如此,大盛朝道士们的身份可显贵的很,尤其是那些有正式文箓,又有些职司的道爷们在地方上就更是如此。本县三清观是遵照朝廷“谕令下各县需建宫观一所,四时供奉太上玄元圣皇帝不绝”的诏书建造的,是实打实的官家观宇,里边的道士数量虽然不多,但走出来谁不得敬着三分?普通道士已是如此,更别一观之主了,就是本县潘县令见了静云道长也得先见个礼。

    这还不官员们还有致仕罢官的风险,而道士只要能混上文箓,一辈子就是吃喝不愁了,静云每月的香火钱比,

    微柳儿洛心雪龙纹鏊洛心雪县令的俸禄还多了一半儿不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