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序-《仙山上》


    第(2/3)页

    良久良久之后,闲骑逍遥四不像,默坐檀香九龙车,遍身霞绕彩云飞,后随丹凤舞仙衣的九仙界终于散去,少年手中的萧音亦已袅袅做结。

    收了洞箫在竹下默然静立片刻后,少年将目光投向了浩淼的空。

    弦月如钩,繁星满,玉带似的河如同无数颗散落在幕上的珍珠,散发着明净而深邃的幽光,手中轻抚着洞箫的少年仰头看着星月,看着清丽如洗的银河,眼中油然生发出无限的好奇与痴迷。

    这幕之上是否真有辉煌瑰丽的九重仙界,这如钩的新月上是否真有终年冰雪的广寒宫,广寒宫中真有风华绝代的仙子在低低吟唱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夜夜心”的诗句?还有那个徒劳的砍着桂花树的吴刚,一年一年复一年不停捣着药的玉兔……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又过了许久之后,少年终于收束起纷飞的思绪披着一袭月辉回转书阁。

    的书阁简陋而清静,晕黄灯盏下的长几上堆满的全都是书,书几左侧的《论语》、《尚书》等十三经书卷。

    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显然是很久没有翻阅过了。而与之相对的书几右侧,《淮南子》、《山海经》等书却是纤尘不染,这些书卷的许多地方还因为翻动的太多而出现了一些细的破损。

    书几正中放着的是一本装帧非常粗疏的书卷,只看书页上那三个字法颇不遒正的八分楷,就知道这名为《培元诀》的书卷定是手抄本无疑。

    少年放好洞箫在书几前坐下,神情复杂的看了看这本书卷后伸手将之翻开,《培元诀》里顿时出现了一些用笔粗陋的画像,这些画像都是一个个不同姿势的人儿,人身体内外还有一些代表着“灵气”进出运行的细线,配合着这些画像的是旁边一些用词古怪的口诀。

    少年将《培元诀》前面的半部早已刻进心里的那些记忆完全重合无误后,起身到了室中一角放置的草蒲团上盘膝趺坐,依法施为。

    不多不少,正好一个时辰之后少年睁开眼睛从蒲团上站起,满脸的沮丧。

    又是这样!

    三年前相依为命的祖母病重时,十二岁的段缺第一次走进那间常年被祖母深锁的杂物房中寻东西,翻找物事的过程中很偶然的发现了藏在墙角最深处的一个铁箱子,进而又在箱子里找到了书案上的《山海经》及《培元诀》等书。

    尽管外面的铁箱子早已锈迹斑斑残旧的厉害,箱子里面的这些书却因为油布的层层包裹而受损甚少。这口铁箱里装着的书尽属“子不语”之列,其间记载的全是求仙访道、海外仙山以及凡人修仙后朝游苍梧暮宿北海的神通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