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肖恩的崛起-《肖恩的奋斗》


    第(3/3)页

    会议在休息了三天后,又持续开了七天,形成决议案时,人人精疲力竭。

    人们还只是意识到肖恩的提案兼顾了公平与进步原则,认识到它有利于解决眼前的僵局,兼顾未来。

    但只有少数人隐隐约约意识到这个提案必将影响深远——首次在一个行省内部的法令上确定“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纳税人人平等”以及“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等准则——这是对历史传统的颠覆。

    如果最终决议案得到通过并执行,它促使资本对土地的热衷降温,让富人们将目光投向资本主义经济,引导资本投向土地之外的实业当中。而各地税制统一及流通关卡的取消,则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初步扫清了障碍。

    但如果说谁才是大赢家,除了第三等级,当然是肖恩。

    在这次会议上,他当仁不让地团结了大多数人,让在会上针锋相对的两派达成了初步共识,这一点相当不容易。

    同时,肖恩个人的收益也很丰富。

    他不仅以1个金路易的象征性价格获得普瓦图港东边一大片海岸以建设船坞和造船厂,还促使三级会议授权总督府强硬地与包税公司谈判,最后达成七三分成的茶税协议,税率同样为1/20,而不是按照奢侈品税率征税,肖恩和他的茶叶种植团体成员也都可以省掉不少税金。

    这又是一项三方共赢协议,这项税收自1834年开始起征,当热那亚所有的茶园建成并开始出售茶叶的时候,预计1835年包税公司与行省每年能获得数以千万计的税金。

    而且有一点,当茶税达到千万级别规模的时候,肖恩说话的份量跟现在相比显然又会增加了不少。

    总而言之,肖恩的快速崛起,已经十分引人注目。

    同样达成目的的科瓦尔伯爵夫人在写给自己的丈夫信中,这样写道:

    “洛基山子爵俨然成了大多数人的领袖,红衣主教与他交往甚密,一些贵族视他为发家致富的楷模,总督视他为可靠的‘财政家’,因为他给政府带来了巨额税收,而那些银行家们则视他大主顾,抢着为他贷款,至于那些学者们,则将他吹捧为‘热那亚的未来’。

    这位年轻人仿佛天生具有政治家的才干,还有不凡的商业头脑……总之,这不是一个传统的贵族,或许是他的军事经历让他拥有领袖的气质。

    现在看来,他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您在热那亚人中的权威,从而让您的家族成为衬托他成功的背景,请务必尽早打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