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七章 马元德-《审判之书》


    第(2/3)页

    “他与家父同朝为官,自然认得,两人还是同乡,也是十几年前的同榜贡生,只不过后来我父亲选择了回乡,而这位马元德则是选择了留在京都。”

    听到这个,刑盛斌眼角不由的开始跳动起来,早上老鸨子的异常反应,言语中曾经透漏,教司坊已经将柳如诗给了某位上官。

    而刚刚有听到了明年的会试,今年尚书就来安排工作,还是柳如诗曾经的旧识。

    这种种巧合联系在一起,可就不是巧合了,事出反常必有妖,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华夏的历史上,这种类似的情节并不在少数,只要稍微一动脑子,就能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无非就是某个用下半身思考的老色狼,看中了年轻貌美的子侄辈,这才千方百计的,趁着人家家道中落,将其收拢入自己的后宅。

    只不过为了避嫌,先将其送到一处地方,然后再通过职权将其弄到手,换个名字带回去也就是了,真是个老不要脸玩意。

    一联想到这事情,刑盛斌就开始犯愁了,这事闹的好了,监考官刚到这,自己就抢了他~预定的女人,这可是虎口夺食呀!而且还是在一位,如此龌龊的色老虎的碗里面抢食。

    听完了柳如诗的简述,刑盛斌无奈的叹息道:

    “看来这位马元德尚书,我们得躲着走了。”

    听到这话的柳如诗,疑惑的转头看着脑袋就在一侧的刑盛斌问道:

    “为什么呀!我认识这位马伯父,我可以求他帮你呀!”

    刑盛斌笑着就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当然,最后还加重了猜测二字。

    此事实在太过巧合,由不得刑盛斌不去怀疑。

    五城兵马司原本是五个衙门,但是因为省城的规模,并没有京城庞大,也没有京城的那么多人马,所以,省城的五城兵马司,都被统合为了一个。

    而晋城的五城兵马司衙门,就在南城的一角,穿过大半个晋城,来到了五城兵马司的时候,已经是时至中午了。

    将总督大人的信送了进去,没过多久,就有一位身穿贴身军袍的将军跑了出来,但是在看到有女眷,连忙唤出了自己的制式套装元兵。

    大恒国禁军所配发的铠甲,基本上都是元兵,而且是成套的那种,头盔,铁甲上衣,带有鳞甲的短裙,以及覆盖在鞋子上的鳞甲。

    为了穿戴方便,才发明了,盔甲内衬的军袍,这种军袍,为了方便盔甲的穿戴,基本上类似于现代的紧身衣。几乎是将男人该突出的部位,都显露出来了。

    所以在看到柳如诗之后,这位将军才会唤出了自己的元兵。

    一手夹着头盔,一手扶着腰间的长剑,看着刑盛斌就说道:

    “你就是那个只有十一岁的六甲头名,刑盛斌吧。”

    看这些人自来熟的样子,刑盛斌连忙行礼。

    军中男儿不重视礼节,除非是有上官在此。

    这人一见刑盛斌的样子就开口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