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马车外头,正经过几片村庄,隐隐约约传来几个孩子的歌声,隐约可以听出一两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 云容有些疑惑,正想掀开帘子向外看看,却听楚岺均叫停了车队,把那几个孩子叫来了,和蔼地问他们在唱什么。 孩子们哪里见过如此大阵仗,战战兢兢,不敢说话。楚岺均叹了口气,好言抚慰了半天,才让他们又在他面前把这童谣唱了一遍: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我砍伐檀木,放在清清水边。有人不播种不收割,却要征去一捆一捆的稻禾。有人从不狩猎,庭院中却挂着野味山珍。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啊,怎会白吃闲饭? 官兵头领听出不对,当即要怒叱出声,却被楚岺均制止了。 “不要怕,你们唱得很好。”楚岺均取出几包铜贝,赏了孩子们,他们便欢天喜地地散去了。 车队继续行进,楚岺均心中感慨,在马车里对乐朗言道:“所谓君子,尸位素餐啊。我又何尝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呢?此次陶溪一行,我这才意识到,昭国国内结党营私积弊深重,各地言路壅塞,改革推行之后,漏洞百出,民意怨愤,却分毫也传不到邵都城我的耳中去。推行改革却未能做好,我这个左徒,实在是不称职。” 乐朗言拍拍他的肩膀:“你对自己也太过苛责了。从古至今,但凡有所变革,必然要冒以往不曾有的风险,但若事成,便是富国强兵的大事。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譬如言路不通,官绅勾结,其实不也正是你想要改变的问题吗?经此一行,查清积弊,肃清昭国上下,为改革政策立威,正当其时。” 楚岺均对他一拱手:“我现在回头想想,几日前于湖心饮酒畅谈时,朗言所言,洞察利弊,令人敬服。此次遇险,更得你鼎力相助,感激之情,实在难以言表。接下来的政策推行,还请朗言不吝赐教,岺均在此,先替昭国百姓与江山社稷拜谢了。” “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在外游历时,偶然读到你的一篇政论,便惊为天人,引以为知己。得见真人,方知天下之大,真有你这样公而忘私、忠直壮烈之直臣。我做事一向依凭本心,仰慕你高风亮节,自然愿全力相助。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两人继续就这次的查案经过和相应的改革措施一路讨论,不觉忘了身上疲惫,转眼半天就已过去,傍晚时分,车队抵达了郇县县衙。 旅贲护送的查访车队果然已到达,首领熊季已在门口等待多时,马上上前来行礼:“末将护卫大人不周,致使大人深陷险境,罪该万死,请大人责罚。” “这本是我自己思虑不周,刚愎自用,不关熊将军的事。旅贲的兄弟们一路而来十分辛苦,还要劳烦熊将军带着大家继续为查案出力。” “末将敢不遵命!” 楚岺均入了县衙,待到着人控制郇县县尹、上下一应安排妥当之后,已是月上中天。 再厉害的人,终究也是凡人。楚岺均三人自数日前于南洞庭救下陶伯开始,几乎就没睡过什么囫囵觉,一路劳累惊险,谋划拼命,此时诸事落定,终于觉得疲惫不堪,晚膳也没用,都是倒头便睡,一夜无梦。 此后数日,楚岺均派人多方查访,拘来了阳仁里的里公与陶乡乡师盘问,又搜出了不少他们本欲销毁的财帛账簿。明明暗暗地查了许久,终于弄明白,原是自己的表弟沈齐不知怎的勾搭上了郇县县尹,竟然借着他改革的名头打起了垦荒田租的主意。 沈齐是楚岺均的表弟,楚岺均母亲二弟的儿子,平日不务正业,在邵都不过是个膏梁纨袴,没想到还能做出这等事。有如此亲近的亲戚参与此事,怪不得郇县上下官员皆以为真是楚岺均本人默许,想要借着改革的权势狠狠地捞一把,楚岺均气得几日吃不下饭,当即发令拘押沈齐,听候发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