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征地-《茁壮的草根》
第(2/3)页
市里增加财政收入,并钢的投入也可以逐步收回,同时当地村民也有收益,而并原市民增加了休闲度假的去处。
并钢的一系列规划动作,终于给山里带来影响。
在陈村镇的配合下,并钢和镇政府组成联合组,开始陆续派冉鹅关村,挨家挨户进行土地确权登记。
村里的人在黄巢谷两侧都有自己的土地,不过绝大多数都荒废着。
只有一部分人用来当做自己家的坟地,也有一部分人曾经在这里耕种过,只是来回的路太不方便,而且山上还缺水,纯粹是看吃饭,种的不够收的,经常把种子也搭在地里了。
还有几家早年种过果树,后来疏于管理,零零星星成活了几棵,都长成了野树,结的果实难以入口,都贡献给了鸟雀。
要不是这次并钢和镇上派来联合组进行登记,大伙儿都快忘了黄巢谷还有自家名下的土地。
确权登记在农村是一件大事儿,因为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村民们对待土地的态度是闲置无所谓,但是少一寸也不能含糊。
所以联合组的人都不敢马虎,对有争议的问题反复确认,付为政和高存光也忙作一团,四处救火。
就这样,登记一处,解决一处,确权一处,工作完成后,问题也汇总出来。
按照并钢的意愿,黄巢谷下边是景观公路,两侧的山上要全部种植适合北方生长的观赏性植物,村民早年种植在山上的就算是土地附着物了,虽然不多,但是偿付款也得有,结果这一举措被村民当做百年难遇的机会,赔偿报价很高。
组的人很为难,觉得鹅关村受穷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看到转机,却都跑出来敲竹杠,无奈之下,只好找付为政和高存光求助做协调工作。
付为政和高存光的态度很暧昧,从心里来,他们当然是理解村里人,正是因为穷了几辈子,才想把唯一值钱的土地多卖点钱,所以这个思想工作没法做。
村里的表面态度还是要有,于是便把几个村干部叫到一起开会讨论。
“一点过场不走,也不太合适吧,为政……”高存光若有所思,他也希望自己的补偿款能多一点,但是又问心有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