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6章 直**平桥-《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3)页
所以别看邓艾用兵常常是行奇弄险,剑走偏锋,但似乎成功的几率还是蛮高的,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如今邓艾能稳坐左军都督的位置,成为魏军三巨头之一,绝不是凭着一两次胆大冒险的行动就能实现的。
这次的伐蜀计划,邓艾是谋划已久,并且数次征询过曹亮的意见,最终才将这个五路大军伐蜀的计划给确定下来。
这个计划当然是邓艾根据蜀军的防御体系而量身打造的,如果说姜维没有实施敛兵聚谷的计划,而是使用机动兵力随时调动,那邓艾肯定不会采用这种分兵而进的方式,而会采用集中兵力的战术,以防止被蜀军各个击破。
姜维的敛兵聚谷计划,等于是放弃了蜀军的机动作战能力,而加强了对要塞的防守,如此一来,邓艾就可以选择更为激进也更为高效的分兵而进的计划,以达到战果最大化。
蜀军的汉中防御体系和阴平武都的防御体系是两个互不相通的独立体系,而且两者之间相隔的距离也比较远,根本就做不到统一指挥,只能是各自为战。
这样也就给了魏军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所以邓艾在制定伐蜀计划的时候,汉中这三路人马则他统一来指挥,而马隆和牵弘两位副都督则负责进攻阴平和武都。
在双方兵力的对比上,不包括守备军的话,魏军也和蜀军也是基本上持平的,汉中蜀军大约五万人,邓艾所率的三个营加上都督部直属部队,也正好是五万人,沓中武街驻守着蜀军三万人,而锐骑营和左卫营加起来,正好也是三万人。
曹亮治军一直走得就是精兵路线,兵不在多而在精,长期以来,魏国的野战部队一直维持在三个军团的规模,这相较以前魏国动辄四五十万的中外军编制,缩减了几乎近一半的人数。
虽然人数上是减少了,但魏军的战斗力却一直维持在一个强端的水准之上,而武器装备也是最为先进的,所以乍一听起来双方兵力持平,魏军做为进攻的一方,这仗还怎么打。
但实际上魏军的战力是要远高于蜀军的,就算做不到以一敌二,但至少也能做到打一倍半的蜀军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可见邓艾对牵弘和马隆进攻阴平武都还是有十足把握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