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术士谋助高句丽-《超级汉朝》


    第(2/3)页

    修鱼子又道:“在下游历中夏,见大汉混一海内,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以示兵戈不用。大王可趁此时之机,再整国内军马。以在下预料,汉此时虽然有精兵猛将能征善战者众多,然皆各自春秋渐高,比如幽州王腾,年已五旬余,并州封驿,也将老矣,在下以为,十年之后,这些大将或将不再,或将老迈不能用,而十年之中,大王可扩兵十万,那时大王才三十六岁,正当盛年,便可以同强汉相抗衡矣!称霸辽东之事,大王便可以施行了。”

    李发闻言大悦,然而又问道:“先生所言,令敝王心中如云开月明。但汉地广人众,即便王腾等老迈不能用,却后继并不乏人,敝王纵然拥兵十万,还是不能与强汉抗衡,似此奈何?”

    修鱼子便又道:“大王之顾虑虽然不无道理,然以在下观之,即便如此,大王也可以从中取事。汉虽强,然而东西南北四面皆异族,不与汉一心。今汉又息兵掩武,专治民政,十数年后,汉必然富饶,然而甲兵却不振,汉既然富饶,四面异族岂有不垂涎之理?那时候,大王已经称霸辽东,便可联络北胡、西域、南蛮等国兵众,从四面进攻中国,汉虽强,能抵挡四面进攻乎?且那时候大王正当年富力强,而汉朝诸多能征善战之将都已经无存,无人可以相敌大王,大王便可从中取事得利也。所以以在下观之,大王若以此策行事,非但不会事败,还能称霸辽东、甚至进而夺取汉幽州等地而让汉进贡也。”

    李发听罢,不禁心下狂喜,为修鱼子说辞所说动,遂起立道:“先生之言,高瞻远瞩,正合本王心中之意!本王不甘于长久居于汉之下,欲要与汉相争。本王欲行王霸之业,非先生相助不可。”便用修鱼子为幕宾,厚加相待。

    于是修鱼子便为李发设谋献策,呕心沥血辅佐,先劝李发先韬光养晦,以臣事汉,整顿国内经济,积蓄粮草,安定人民,暗养实力。

    李发皆从之,年余,又拜修鱼子为国师,修鱼子遂在高句丽国取得富贵,地位尊贵,受李发重用恩宠,亦权势炙手可热。

    纵横自华武帝建立汉朝伊始,便坐镇幽州,护卫辽东,弹压东夷诸国,北疆无事。华武帝登基四年而驾崩,孝正帝即位又加纵横太师,驻守幽州数年,东夷畏服,北疆亦安定无事。

    靖治四年

    ,纵横闻知高句丽国主李发以术士修鱼子为国师,治理国家,心下疑惑,便问幽州长史姬望道:“修鱼子为何人也?君可曾闻说?”

    姬望为辽西郡人,与姬超是同族,早年曾在辽东为吏,与当时幽州名士、术士皆有往来,其中前汉朝玄菟郡守之子公孙范,深通星象谶纬之学,家族为公孙霸之父所害,公孙范便以占卜预测之术躲过公孙霸之父所搜查,只身来到关西甘陇之地,成就一代阴阳大家之名,数次相助华武帝,甚有功德,被华汉封为国师,赐真人封号,隐居终南山,现仍见在,年纪已经快九十岁了。

    公孙范事迹便在辽东流传,姬望、修鱼子等虽然未有见过,但却知晓,也曾仰慕钦佩公孙范之学,二人年轻时候也曾为同窗学习阴阳谶纬之术,所以姬望识得修鱼子。

    姬望便对纵横道:“修鱼子早年时候曾与下官相识,共同求学。后来下官奉幽州刺史征召在蓟城为官,便不知修鱼子音讯了。不想二十年过去了,他又在高句丽为国师。”

    纵横便问姬望道:“此人相助高句丽,得无有害于大汉乎?”

    姬望道:“下官甚知修鱼隐为人,心术不正,专于歪门邪道,又推崇张仪、苏秦等人言辞,专以诈伪之辞博取富贵,此人才辩甚优,亦有智谋,恐其相助高句丽,将有祸乱辽东之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