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六月初十,领英回至长安,不及回府,便直奔未央宫,前来见华武帝。华武帝闻知甚喜,精神焕发,从塌上坐起,宣丞相入内,领英入,至华武帝病榻前,见华武帝神性消瘦,心中不忍,伏地大哭道:“臣年初春时离开长安,陛下尚龙体康健,此不过数月,陛下竟然如此憔悴,令臣心如刀绞矣。” 华武帝遂命领英起,令坐于床前,执其手道:“生老病死,人之常理也。有何悲伤乎?朕年寿以足,无憾此生。年初国师入朝,告朕曰今岁天下有二帝命终,四月,朕弟隐王薨,现必在朕也,天命将终,需得顺应之。” 领英涕泣奏道:“陛下英明神武,乃五百年少有贤明之君,今一旦弃天下而去,九州臣民将难掩悲伤也,令臣等情何以堪!” 华武帝笑道:“朕能见贤婿在榻前为朕送终,当无忧也。丞相不仅为大汉股肱,还是朕家人。朕平生之幸事,便是在西城得潜龙贤婿也。”便嘱咐领英,以大汉江山、国事相托,请领英辅助太子,以完成中兴大汉之业。 领英含泪应允,劝慰华武帝善保龙体。退而与刘察、文雄等道:“吾欲作法祈祷上天,以延陛下寿命。” 刘察道:“前者国师曾欲要为陛下作法延寿,陛下言天命不可祈祷,诏命制止。今丞相虽然有爱护陛下之情,恐陛下不许也。” 正商议间,忽然华武帝派近臣传命,说自知天命将归,丞相知晓奇门遁甲阴阳之术,特令丞相等勿要以此作法祈祷上天,恐违背天道,上天将见责也。 领英闻令不禁心中酸楚,跪伏于地泣道:“臣焉不敢遵陛下之令!”遂不作法。 六月二十二日,华武帝召见丞相以及群臣,再次嘱以后事,又一一见过妻子儿女嫔妃等人,遂安然而崩于未央宫寝殿之中,时年七十岁,昌武四年夏六月二十二日也。 华武帝已崩,朝野哀痛,潜龙丞相遵照遗命,率群臣拥立太子刘政在华武帝灵前即皇帝位,承继大统,是为孝正皇帝。孝正帝即位,遂为华武帝发丧,诏令天下,为华武帝守丧三日,并素服七日,朝臣为之皆缟素三日。 二十三日,太子刘政即位为皇帝。 六月底,以开国帝王之礼,安葬华武帝于昌陵,上尊号谥曰“华武”。 七月,夷州已定,海师上将军张宠押解战俘还朝,收降夷州降俘,诛徐州豪强彭遵等首犯作乱者七人,余者皆流放边疆,其妻子家属三族赦罪为良民。海内初定,夷州归服。孝正帝遂以厚德政令布施天下,赦免犯罪。只将徐州豪强彭遵为首作乱者七人诛杀,以谢天下,余者二十余人,流放边疆为军。其三族眷属等都赦罪不诛,令其安居为民。 又诏命册封夷州大酋长为夷州将军,率部相治夷州,按时上贡,加安东将军、海师统帅张宠为镇东将军,领海师驻守东南沿海,并节制管辖夷州。安南将军、水师统帅王节为镇南将军,率水师驻守武昌,并节制海师。 八月,丞相与御史大夫等联名请奏,言大行皇帝已经安葬,新帝初立,请改正朔。于是改元靖治,大赦天下。 冀州牧空缺,孝正皇帝遂拔用冀州魏郡太守端木兴为冀州牧,端木兴者,冀州魏郡人,乃孔门高弟子贡后世子孙也。深通家学,熟悉经典,为顺安年间河北名士,道德学问闻名冀州,伪燕时期拒绝出仕,避而隐居读书。汉定天下,遂出仕,孝正皇帝领冀州牧时,闻知其名,召见之,相语大慰平生,遂重用之,拔其为魏郡郡守,端木兴感恩太子知遇之恩,竭忠尽智相报,遂为太子在冀州心腹忠臣。其任魏郡数年,颇有政绩,民多教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男女有别,风华肃然。孝正帝深奇其才,便用其领冀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