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华武帝准奏,于是加纵横为太尉、增益封地八千户。纵横二子皆封为亭侯,各食邑千户。赵如霜受封右北平郡主,以海阳一县为其汤沐浴。奋威将军北泽加为平北将军,虎烈将军麻准、度辽将军习甲、等各按军功封为列侯。 领英又奏道:“征南大将军、领荆州刺史诸葛笑峰统帅海师,歼灭伪燕海师,为平定辽东之关键,功劳为巨,不幸卒于辽东新昌,为国捐躯。望陛下特例加封追谥。” 华武帝遂命刘察议定,刘察奏请追谥诸葛笑峰为太傅、忠英侯,使其子袭其生前历陵侯爵位,封荫其妻子家族,为其设祠立庙,华武帝准之。 领英又上奏道:“辽东虽平,然国家不可废武事。大汉水师与海师当继续存之,以备不虞。今诸葛岳丧折,水师海师无帅。臣依照诸葛岳临终遗嘱,保奏水师右军大将、南郡太守王节任水师统帅,以水师左军大将、江夏太守张宠为海师统帅。” 华武帝闻奏,遂问刘察道:“丞相之议,卿意下如何?” 刘察奏道:“王、张二将,此番皆立有大功。二人善领水师,代诸葛岳者,天下无出二人之右者,丞相所举荐王、张二人甚为妥当。不过臣以为水师与海师当共设一帅,以水师统帅节制海师统帅为便。” 华武帝道:“御史大夫所言甚善。然王、张二将,彼此不相上下,互为伯仲,当以何人为帅呢?” 领英便奏道:“王、张二将,皆臣在荆州时候麾下部将,臣深知二人之优长。诸葛笑峰临终之前,曾与臣言其身后当以王节为帅代之,又担忧二人旗鼓相当,建议臣留用王节而罢黜张宠。然臣以为水师将才难得,若罢黜张宠,为国家之损失也。臣请以王节为上将军统领大汉水师,张宠为上 将军统领大汉海师,水师节制海师,如此,二人之才皆能尽用之。张宠虽然受王节节制,然位与其相等,臣在其中斡旋,便可使二虎共处一山无争斗也。” 华武帝闻奏,便降旨道:“王、张二将皆丞相昔日部将,能善驾驭二将者,非丞相莫属也。今准丞相之奏。”遂下诏命,加王节为安南将军,大汉水师都督,并节制大汉海师。张宠为安东将军,大汉海师都督,二人皆封为列侯。水师将军车邈为龙骧将军,封为列侯。水师将军甘胜战死辽东,为国捐躯,追谥其为勇侯,厚加抚恤其家族。 华武帝又命刘察再议之。刘察遂奏道:“左将军楚月、右将军展鸿、后将军左超、鹰扬将军卢飞、镇军将军陈业等将,此番平定辽东,战功甚大,不可不赏。臣奏请根据军功或提拔军职、或增益其等封地户数不等,并赏赐金帛。” 华武帝准奏,令领英与刘察、文雄、章武等商定,因为诸葛笑峰已殁,荆州刺史空缺,遂抽调兖州刺史刘虚为荆州刺史。展鸿此次战功居于诸将之首,又兼有文武之才,领英遂拟定由展鸿补任兖州刺史。楚月文兼武备,平定高句丽,功劳仅次于展鸿,且善于镇守边疆。刘察道:“前者,交州刺史赵安国令使者上奏朝廷,言其年老,恐有不测,请朝廷拟定交州刺史人选。今楚玉狐正可用之也。”众人皆首肯,于是便拟定楚月补任交州刺史。后将军左超因军功授以襄阳太守,并兼领荆州兵曹从事。镇军将军陈业率部镇守辽阳,遂加陈业平东将军。鹰扬将军卢飞加四品中郎将,据各自增益封地户数不等。余下军将,皆按照战功给以封赏擢升。 汉军功臣封赏完毕。领英又奏道:“伪燕公孙贵等一干降臣二十余人,今已经随军至长安觐见陛下,请陛下召见招抚之,以安降人之心。” 华武帝遂下旨,让丞相与御史大夫等议定招抚伪燕降人事项,待后日命公孙贵等入未央宫觐见。 领英便与刘察等商议道:“伪燕公孙贵降汉,为示汉朝安抚四海之意,前番在辽东招降燕军之时,吾已经允诺封公孙贵为归命侯,以带方县为其食邑,给与一百护卫,燕军方降。今不可变更,以免其心不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