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史燎即引万余精骑追袭贺臣,追至长城附近,贺臣已经扎下兵马,史燎遂提军击之,贺臣领军迎战,相战一个时辰,史燎引百余亲兵杀入中军,贺臣急忙举兵相拒,不能敌,贺臣为燕军流失所中,遂为史燎所斩。汉军见主将被杀,皆溃败逃向长城。 张牧急忙引军来救长城之时,汉军已经不支,忽然见贺臣所部败军溃退而来,闻知贺臣已经战死,史燎正率军开来。张牧不禁心惊,见燕军势大,遂只好收聚贺臣所部败军,率军望肥如而走,长城遂为燕军所得。 烽烟瞬间千里,燕军犯境消息,半日内便传至幽州蓟城,纵横闻知大怒,遂传令麾下大将习甲、麻准二人,引军相抵挡燕军。 习甲、麻准驻军右北平,闻知辽西郡军情,遂整顿军马待命,次日,纵横军令至,二人遂提兵三万人,前来辽西郡拒战燕军。 公孙英与史燎二将已经战败汉军,遂又引军来攻打肥如,张牧不能敌,便又弃肥如而走,退至令支。燕军遂占据肥如,辽西郡险要皆已经得手,燕军便收军防守肥如、卢龙等要塞,并不再继续西进。 张牧退至令支,不一日,习甲与麻准引军至,便又整军前来相战燕军,欲要夺回长城、观海等险要。 习甲、麻准引军围攻肥如,燕军坚壁不战。不数日,公孙霸又差麾下中将军花羽、左将军黄枭二将率精兵二万人前来卢龙驻扎。习甲、麻准见燕军势大,遂收军不攻,列阵与燕军相持,并将军情报与纵横。 纵横闻知燕军如此,心下疑惑,不知公孙霸何意。欲要亲自提兵前往夺回辽西,然见燕军此番异常,恐有计谋,蓟城乃幽州治所,大将不可轻易离开蓟城。纵横寻思需要奏闻长安。于是便命麾下将军王横再率兵两万前往辽西郡支援。再具表请奏长安,令飞骑传送。 燕军发兵攻打辽西长城,夺取肥如、卢龙,此军情十日之后长安方知。华武帝便召集群臣商议,道:“伪燕不遵汉朝,公孙霸此番悍然出兵犯境,是欲要夺取幽州乎?然其取下肥如、卢龙二城止兵不前者,意欲何为?莫非燕军有谋?” 领英出奏道:“以臣观之,我军与燕军在辽西长城相持,而长城险要为我军所占,公孙霸欲要割据辽东,其必然将夺取长城险要,占据辽西郡全境,方可稳固。公孙霸此番出师犯境者,乃在于夺取辽西险要,占取地利之便。其此时尚不足以西犯幽州也。所以燕军取下辽西,便停止西进,不欲与我军相战。” 华武帝道:“诚果真如此,丞相以为该以何策相对应之?” 领英道:“可令骠骑大将军率军退守右北平,将辽西 郡让于伪燕。如此,便能暂时安定辽东局势。待中原部署停当,时机成熟之时,便可一举再收回也,进而平定辽东。” 大将军陈功闻言遂出奏道:“如若将辽西险要送与伪燕,我军将失却地利也。伪燕若乘机在辽西部署重兵,修整防守,日后我军若欲平定辽东,恐更废军力也。不如趁此时再夺回,地利在我,则无忧燕军西犯。” 领英奏道:“大将军之言,虽然合乎一时之权宜。然以臣观之,辽西长城险要兵家必争之地,公孙霸欲要割据辽东,必然不惜代价取之。而我若发兵相争,势必又引起双方大战,此时时机未熟,不宜开战。我军已经定取天下,伪燕龟缩辽东一隅,其万万不是中原敌手也。占据其一辽西险要,于中原来说无足轻重。只要其不再发兵西犯幽州,中原便可以暂时相容。待来年战机成熟之时,一举便可收回尚不迟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