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牧道:“使君降王腾,大燕以赏千金、五千户侯相封取使君首级。今使君自来,不惧愚弟将执使君献洛阳以为邀功乎?” 袁矫大笑道:“贤弟若愚笨至此,吾 即便不来也。贤弟在燕朝备受排挤,难以立足。今天下形势已经明矣,汉中王当兴,公孙氏当败。贤弟若欲效忠公孙氏,即可取吾之首级。只恐贤弟取下吾首级之后,也早晚不免大祸也。” 张牧连忙赔礼,请袁矫上座,拱手施礼道:“愚弟蒙使君昔日相荐之恩,才得以有今日。愚弟心常感激使君,岂能做此忘恩负义之事呢?今使君已经降汉中王,置愚弟于嫌疑之地,还请使君为愚弟解之。” 袁矫道:“吾知贤弟心中仍未忘汉朝,吾今此来,正是为解救贤弟也。公孙氏逆天而行,必将倾败。贤弟亦河东俊杰,何分不清天下大势乎?” 张牧遂拜谢袁矫道:“知弟者乃使君也。”遂决议归诚汉中王,便与袁矫出密室,前来见池柳使者。 池柳使者道:“张太守可曾检验完毕册籍?如核对无误,便请将册籍交付本使,本使好向镇军将军复命也。” 张牧方未答言,袁矫忽然上前,对使者道:“池柳不过镇军将军,焉能节制河东太守乎?可替吾答言池柳,王腾即将侵犯河东,河东兵马,不能借调。” 使者大惊,问袁矫道:“你何人?安敢如此无礼?镇军将军奉陛下诏令,前来调兵,你等安敢阻拦?”遂召殿外所带护卫,欲要将袁矫执下。 袁矫随即拔剑斩杀使者,其护卫还未入殿,见之大惊,遂不敢上前。张牧亦大惊,袁矫斩下使者首级,跳上桌案,提使者首级号令众人道:“今河东太守张牧已经归顺汉中王,有不从者,以此人为例!” 众闻知大惊,其中有识得袁矫者,已经猜知张牧被袁矫策反,遂不敢动。张牧见袁矫斩杀池柳使者,已经没有退路。遂拔剑在手道:“吾已率河东郡归顺汉中王,此位是并州袁刺史,今前来接应吾。你等可从之,如不从,恐大祸立至。” 于是张牧麾下皆伏地愿意从之归顺汉中王。张牧遂将池柳使者护卫共十人拿下,如不从归顺者,即斩之,十名护卫亦投降。 河东太守张牧已经反,据河东归诚汉中王。袁矫对张牧道:“贤弟可迎征北大将军进驻河东。”于是张牧写下归降书信,遣人送达建夏,又遣人迎纵横率军入河东。 纵横得报大喜,刘虚对纵横道:“袁将军既然策反河东,恐燕军前来讨伐,将军还需得速往救应之。”纵横遂命刘虚守晋阳,自带数百骑从晋阳驰至西河,传命黄河边麻准所部,渡河东进,又令赵如霜高奴城一万骑兵,也开进至河东。 池柳闻知张牧据河东反,大惊,随即报之公孙霸,令魏国领二万军守上党,便亲率精兵二万余人,前来讨伐张牧。 张牧屯兵安邑,闻知池柳率兵前来讨伐,已经兵至河东境上,张牧问袁矫 主意,袁矫道:“贤弟不必忧虑,征北大将军军马不日即到河东,池柳闻知必退军也。” 次日黄昏,纵横果然率领两万骑到达安邑,张牧大喜,遂与袁矫迎纵横入安邑,备言前事,纵横抚慰之,仍以张牧守河东,令袁矫回晋阳协助刘虚守太原。次日,赵如霜率万骑又至河东,两相会师,加上张牧所部人马,约有近五万众,大部皆精锐。池柳方率兵行至襄汾,闻知纵横已经率兵至河东,心中畏惧,遂不敢再进,便在襄汾屯扎。 领英驻军弘农,见纵横又略下河东,便遣人送书信给纵横,说将军英武盖世,威震燕军,今又取下河东,可趁胜之势,即可掠取上党,吾率大军牵制中原燕军,以为将军遥相援助也。 纵横接到领英书信,便整顿四万余人马,前来攻取上党,池柳闻知,遂率军从襄汾撤至上党境上,令魏国率上党两万军来,前来相敌纵横。 两军相遇于陭氏,各自摆开阵势,扎住阵脚。池柳倚仗自身勇武,又有军马四五万人,遂敢与纵横军相战。 池柳在阵前提刀大骂道:“王腾逆贼!安敢引军作乱,犯我上党!不惧死乎?” 纵横出阵,看池柳大刀骏马,全身披挂,甚是英武,纵横遂道:“作乱天下者,乃你家公孙霸也。吾今提兵收复汉朝旧地,你安敢阻吾?如早率众归降,尚可赦免前罪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