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纵横抬眼观之,见汉中王使者短小精悍,面容儒雅俊秀,然英雄之气从内之外而生,纵横早听说潜龙外貌,已经猜知此人便是领英。然今日见之,仍心中诧异,便拱手问道:“足下莫非潜龙先生乎?” 领英见军阵中门旗开处,三人从军中乘马而出,为首马上一人,既有威势。至近观纵横,果然是相貌堂堂,身躯伟岸,领英不禁心中感叹道:“汉中王麾下大将能与奋威将军相匹者,唯有陈章武一人耳。”见其相问,遂拱手相答道:“在下正是汉中王麾下军师徐图,贱号潜龙。今有幸得以见奋威将军,不胜荣幸。。” 纵横闻言,遂带领赵如霜、麻准二人伏地向领英拜道:“潜龙英名,布于四海,王腾仰慕久矣。” 领英急忙上前扶起纵横道:“将军如此大礼,在下实不敢当。吾今奉汉中王敕命,特来迎接奋威将军入长安城。汉中王已经在东门等候将军多时矣。”于是下令仪仗,奏起鼓乐。 纵横道:“汉中王如此隆厚之礼相待,在下区区一武夫,岂能当之?容潜龙先生稍候,吾便令军马屯扎此处,只身随先生前往觐见汉中王。” 领英道:“将军威震伪燕,四海扬名,不必拘礼,可率麾下将士入长安,汉中王正欲观将军所部之威武也。” 纵横便从领英之言,将三万军马中选出精良三千人,令赵如霜、麻准相随,余下皆屯扎灞上待命,便随领英前来长安而来。 领英亲自为纵横前导,长安军民,亦多闻纵横当世名将,今来至长安,于是也纷纷在道旁观之,见纵横威武不凡,各自叹道:“此飞将军李广也。” 纵横至长安城东门,建夏已经摆好仪式,待纵横一到,即命鼓乐齐奏,将士呐喊相迎。纵横远远看见东门下一身躯伟岸长者,率众迎立,领英在马上回首对纵横道:“东门下长髯长者,即汉中王也。”纵横慌忙下马,步行向前,伏地拜道:“汉朝奋威将军王腾,前来参拜汉中王殿下!” 建夏随即扶起纵横,见其相貌威武,果然是世之虎将,心中大喜,笑道:“奋威将军昔日平定扶余之时,孤便仰慕将军英风,今已经十余年过去,世事蹉跎,不想今日相见之时,孤已老矣,将军也两鬓斑白,让人不胜慨叹。” 纵横遂道:“腾为汉朝之将,当以辅助汉朝为本。无奈岁月逝去,人生不待,今幸得相助陛下恢复长安。殿下现在虽然春秋已鼎盛,腾亦两鬓霜华,然幸得复兴汉朝有望,不负 于此数十年之努力也。” 建夏看纵横军马,威武矫健,胜过凉州铁骑,不禁称赞。又见一女将,亦有英武之姿,建夏奇之,纵横便对建夏介绍赵如霜与麻准道:“此女将正是末将贱内,姓赵名如霜,本为幽州右北平将军赵敢之女,与公孙霸有不共戴天之仇。后追随末将,转战河东、并州,已经十余年。助吾领兵,甚得其力。另一位是并州晋阳将军麻准,甚有勇力,前番略定并州时,率众归服于末将。” 建夏闻言遂赞道:“将军可谓是夫唱妇和,赵夫人巾帼不让须眉。麻将军弃暗投明,相助复汉,也当为忠臣良将也。”遂执纵横手道:“且随孤入城,孤已经在长安城待将军多时。” 于是便请纵横同乘王车一道入城,纵横谢道:“潜龙军师名扬海内,皆乘马而行,末将岂敢僭越,与殿下同乘?” 建夏对纵横道:“潜龙虽然有名,然于将军来说,其是后起之秀。潜龙军师方年幼,且又是孤之女婿,其乘马在后而行,并无不妥。将军远来是客,若令将军在后而行,长安军民见之,以为孤怠慢待贤之礼也。” 领英亦上前劝纵横道:“奋威将军之名,天下无人不知,将军成名已久,吾理当为将军之后,且请将军还是同汉中王同乘为便。” 纵横方才领命,与建夏同乘王车进入长安,至未央宫。建夏已经令人摆下宴席,款待众将。城中军士,皆有酒肉赏赐。建夏又派人装载美酒束脩等十余车,运至灞上,赏赐纵横军士。 建夏在长乐宫大宴群臣,并传命长安城中旧日汉朝官员,皆可前来长乐宫参与宴会。陈恒柱杖赶到,建夏请其坐为上席,陈恒谢恩,席间,陈恒伤感,数度落泪,建夏惊异,问其何故,陈恒遂伏地奏道:“殿下今日入长安,大宴众人,一派欢声笑语,未央宫已经数十年不曾见此盛况。建章宫中却一派寂寥,不胜冷清落寞。臣念及此事,心中皆碎。” 建夏闻言亦心中恻然道:“孤今日欢饮热闹,岂能让胞弟独受寂寞冷清乎?” 于是便传命,令人请末帝前来未央宫,相坐共饮。 领英见之,遂上前奏道:“汉帝虽然为殿下胞弟,然以经失国去位,殿下可厚礼相奉养之,今日不宜召其前来未央宫。恐为有心之人所利用也,于殿下大事不便。” 建夏闻言沉吟,遂对陈恒流涕道:“孤与胞弟,已经三十年未见。岂能不念及胞弟血脉之情?只是今日甚有不便。容晚间孤亲往建章宫探望之。” 陈恒遂拜谢道:“殿下仁慈之德,爱弟如此,足以为天下之楷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