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龙遂采纳杜融之言,便与牵兴领军出勉阳,欲渡汉水直击南郑。令牵兴为前部,牵兴所领两万军,皆雍凉精锐。 杜融又献计道:“斜谷援军不能出鸡头关,吾恐有失,将军且在陈仓道、斜谷等紧要处留置军马,以防贼军袭扰。吾所担忧者,若贼军出奇兵迂回袭我后,断我归路,恐于我军大不利。” 方龙笑道:“军师多虑耳。贼军即便再使用诡计,也不敢轻身犯险,敢迂回后方袭我之后。纵使韩信、司马穰苴在世,也不敢使用此险计深入我后方攻陷陈仓,如若我军合围,其必然被全歼也。”于是便不听杜融之言,引军径直来占南郑。 文雄闻知燕军不取定军山,却率主力只奔南郑而来,叹道:“方龙此番用兵,倒是甚得军法,又得多费我军周折也。”于是传令,将汉军主力屯守在南郑段汉水一带,据水列营,以拒燕军。燕军若欲进犯南郑,必然从此渡水而过。 方龙果然率大军进至汉水,见汉军在对面扎营列阵以待。方龙道:“贼军虽然据汉水而守,然吾军善于攻坚。今吾率主力在此与贼军相拒,牵将军可率本部精兵从上游突袭渡水,绕道攻击南郑。 ”于是牵兴领命,带二万军从勉阳强渡汉水。 文雄打探得燕军虚实,欲要分兵从上游渡水突袭,随即令洪超率领万人弓弩手,前至勉阳汉水南岸巡视埋伏,观察燕军动向,若其要渡水,便以弓弩阵阻击,务必要阻止其三日。 牵兴领军到达勉阳,寻得汉水水浅之处,便要催军渡河,忽然对岸旌旗招展,数千汉军皆在对岸列阵。牵兴见之,便又弃了此处,另选别处渡河。方选得另一水浅处,对岸又有数千汉军到。如此数番,牵兴大怒,以数千弓弩手为掩护,命大军强渡。 对岸数千汉军列阵以箭射之,又在岸边设置防御掩护。不多时,汉军闻知,洪超皆令开至此处,一万余人尽是弓弩手,轮番射箭拒敌,牵兴虽然数次攻至汉水中央,却因箭阵着实厉害,不能强渡,只得退回,两军便在此相拒。 文雄已经派遣徐然、李远、秦统等人于夜半率兵分赴鸡头关、陈仓道、定军山等处,燕军尚不及觉察。徐然、李远两军,一昼夜之间便开赴至鸡头关,徐然转达文雄军师军令于独孤虎。独孤虎道:“击破斜谷来敌,何须万人铁骑?且深入敌后,秦岭山势险峻,道路不便于大部骑兵奔驰,吾今只带五千足矣,将军再予我五千步卒为后合,便可破燕军于斜谷。”于是徐然将本部五千步卒予独孤虎,留下五千骑驻守鸡头关。独孤虎便带了五千骑,趁夜从鸡头关入斜谷,五千步卒,随后而进。 李远率领五千精卒,从鸡头关先入斜谷而来,五千精卒翻山越岭、健步如飞,如行平地,时而出现在山谷、时而又消失在密林之中。不多时,便已经进至燕军林靓所驻军处,此处地名唤作石船。李远进至石船附近命军潜伏,派人向独孤虎传信。 林靓畏惧鸡头关汉军,遂撤兵石船,欲要从他道出兵,尚还未得哨探军报详细,故未敢轻动。正驻军石船观望等候之间,忽然接得军报,鸡头关万余步骑,已经从鸡头关进入斜谷,欲要前来袭击。 林靓笑道:“贼军不谙兵法,敢引兵入斜谷,深入我境。吾今不需要援助,只需据住石船,以逸待劳,便可破贼军也。”于是下令,将一万人马,分别埋伏驻守石船等处险要,等候汉军前来便截杀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