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建夏阅领英回书,示文雄道:“潜龙军师所言,正合孤意。如若公孙逆贼果然来犯汉中,贤弟以为汉中可守否?” 文雄看罢书,道:“潜龙军师之策,胜算颇大。殿下今在汉中有兵十万人,如公孙逆贼前来,非二十万兵力不能攻取汉中。若果然前来,殿下当奋力拒之,即便汉中不能守,尚可以蜀中为后援,率众倚靠剑阁雄关而拒敌。而公孙逆贼若调用二十万兵力,则洛阳防守将空虚,潜龙率荆襄之众,一举北上,将进取中原、洛阳。其必然不敢不以为备也。” 建夏称善,乃不作进攻,引军屯守两川各处。又遣使者前往并州塞外,以书致奋威将军王腾。 假并州刺史王腾在塞外,收集并州旧部,聚集三万余人马占据并州朔方、九原以及塞北诸地,又镇抚胡人,得其良驹战马万匹,于是纵横所部三万余人,大部皆骑兵劲旅,来往如风,驰骋河朔,燕朝并州刺史袁矫不能敌, 只得用重兵防守,以防纵横南下。纵横闻知公孙霸篡汉称帝,怒发冲冠,目龇欲裂,拔刀斩案前一木道:“吾今如不能诛灭此贼,以报国仇家恨者,有如此木!” 忽然闻报,汉中王又使者送书信到,纵横急忙请入进账内。使者至军中,纵横观之,其衣裳褴褛,憔悴劳累,颇有风霜之色。纵横问道:“尊使何故如此?” 使者道:“末将奉汉中王命,从汉中至九原,送书信于奋威将军。恐司隶境内盘查甚严,难以通过,有误汉中王大事。遂绕道凉州,自西域沙漠折返,方至并州九原,行程万余里,奔驰二十余日方至。途中风餐露宿,历经千险万难,几尽死于道路。幸得上苍蒙顾,能将书信送与将军,不负使命。” 纵横闻之惊叹,遂赐酒食与汉中王使者,令其安歇。纵横发汉中王书信,略曰: 汉朝宗室、汉中王刘建夏致书于并州奋威将军麾下:今大盗篡国,四海不容。闻知将军忠勇无双,名震北方,匡扶汉朝,数战国贼。汉朝有将军如此,必将灭而复生也。建夏将兴兵讨伐国贼,欲接纳于将军,合力击之,共平强寇。如此汉朝得以重生,将军之功,当载于汉史,流芳万世。伏乞明照。 纵横看毕书信,甚喜,道:“天下能除国贼者,唯汉中王也。” 遂回书建夏,结为外援,并应允如汉中王兴兵进取中原,将率并州所部,为汉中王定取并州。 公孙霸篡汉自立,称帝一月之后,便在洛阳召集群臣,商议并取南方之事。公孙霸身穿皇帝袍服,头戴十二旒冠冕,坐于殿上,两旁立羽林军,群臣于殿中朝拜,行三叩九仰大礼,山呼万岁。公孙霸面有得色,命群臣平身就坐,道:“朕初登大宝,欲要扫清寰宇,使天下一统。今唯有前朝汉中伪王,尚占据南方,地广兵多,朕不得不除。朕欲兴兵收取南方,众卿以为先攻何处为上?” 大司马袁鸯出班奏道:“臣以为,汉中伪王所倚仗者,为荆、扬二州也。且荆州敌寇,威胁我中原洛阳。陛下当先平定荆州,以从中斩断,其首尾将难以回顾,陛下再以兵剿其首尾,则汉中伪王不难破也。” 第(2/3)页